呼日吉心满意足的离开酒楼。
于同则是来到酒楼的另一处雅间。
雅间中,于见山一个人喝着闷酒。
于同左右打量一番,快步来到于见山身侧,微微弓腰。
“老爷,几位贵人都离开了?”
于见山放下酒杯,道:“走了,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于同脸色一变:“怎会如此。”
于见山说道:“都督府衙不知为何,对粮食出关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大。近三个月,都督府衙已经接连五次下达相关政令。
此外,还收到一个消息,秦王正密切关注粮食。并且,都督府衙有官员提出要核查是否存在粮食走私。”
于同脸色大变。
这完全是冲着他们来的啊。
明玉商行已经从事粮食走私将近三年时间。
于见山沉声道:“今岁要彻底消停下来。你出了拒北关之后,便在那曲镇住下来。这两年的走私痕迹,我已经派人去处理了。”
于同转而问道:“老爷,与北纥之间的粮食交易,要暂停吗?”
于见山摇头道:“不能暂停,也没必要暂停。协助北纥购买粮食乃是李公的旨令,不可违背。况且,你在龟兹国内购买粮食,秦州也管不到你。
不过,亦不能大意。秦州在西域的影响力,常人不知,但你我非常清楚。隐蔽一些,尽量安排龟兹国人去收购粮食。”
于同连忙应道:“小的明白。”
随后,于同犹豫片刻,低声道:“老爷,小的进出拒北关时,难免会上下打点拒北关的官吏。其中有不少官吏估计猜出明玉商行涉嫌走私货物。”
于见山脸色一凝:“知晓我们具体走私何种货物吗?”
于同说道:“这个不知晓,商行走私粮食皆伪装成其他货物。”
于见山松了口气:“如此便无碍。只要没有证据,明玉商行便不会有事,自有人为我们解除嫌疑。”
在秦州走私粮食出关本就是一件铤而走险之事。
若没有手眼通天的人物挡在前面,明玉商行怎可能成功走私粮食。
在所有走私粮食的商行中,明玉商行只能算是最不起眼的一个,每月走私的粮食不过上千石。
于见山内心底气十足。
哪怕最终都督府衙查到明玉商行的头上,于见山也不怕,大不了离开秦州。
……
秦州,咸阳。
七月初,秦牧回到咸阳。
秦王府,偏院阁楼。
狄轻舟将一摞折子摆放在秦牧面前。
“大王,这是都督府衙今岁上半年的政务总结。”
秦牧随意翻看了几本折子,便问道:“敬熹,拒北关粮食出关的记录你看了吗?”
狄轻舟说道:“臣看了,仅从台账记录来看,并无任何问题。”
秦牧说道:“黑冰台西域分部在密报中提及,西域出现占城稻,并且数量还不少。”
狄轻舟神色一变。
黑冰台费尽千辛万苦从扶南国得到占城稻,引入秦蜀两地种植后,水稻产量明显有所提升。
故而,都督府衙明令禁止占城稻出关。
西域出现占城稻,这其中必定涉嫌走私。
狄轻舟皱眉道:“大王,如此看来,拒北关户司、商业司及秦州钱庄、监察司存在很大问题。”
秦牧放下手中折子,说道:“敬熹,不止是拒北关,都督府衙以及秦蜀灵地方官员,皆存在问题。
灵州九峰郡丞李璋收受贿赂,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敛财谋私;绵竹郡三里县令卢丰勾结并州商人戕害灾民。
这两人在吏司卷宗记录中,皆是清廉正直的官吏。那为何到了九峰郡就彻底变了?还是说这两人一如既往便是贪官污吏,只是藏得太好?”
秦牧继而道:“秦蜀两地官员太轻松安逸了。本王亦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亦知晓贪官污吏一直存在。
但是时候清理一番了,水池太脏亦不好。”
狄轻舟问道:“敢问大王,明查还是暗查?”
秦牧说道:“明查即可,让魏廷云负责,监察司主导。”
在秦牧的设想中,此番明查应该以百姓检举为主。
都督府衙组织官吏前往秦蜀灵三地,在郡城设立检举处,允许郡内百姓无需路引便可前往郡城检举。
除了检举地方官吏,百姓还可以就官府补贴、抚恤金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