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571章 战斗力的核心

第571章 战斗力的核心

第571章 战斗力的核心

在村外的空地上,两群人正互相对峙着。

相公庙村的将近一百号人,在空地一角窃窃私语。马家庄的人则来了二百多个,都聚在空地斜对面,好些人都在来回张望着。

张百户连忙小跑过去,大声问道:“老马,你们这搞什么呢?”

“我还想问你呢。”马十柱也大声回答:“说好的回头一起演武,你们村单独跑这边干什么?”

“那你们不也跑过来了么?”张百户自然不好直接解释,只能先反问道。

“我们天天都出来练行军的。”马十柱不以为然:“这不是基本功么。”

张百户没他能说,一时难以驳倒他,杨老百户只好亲自出面,走到坡底,说道:“我们村招待贵客呢,准备临时补个节目助兴的。十柱,你们就先继续去练习吧,这地方我们还得用呢。”

张百户拿出哨子,吹了起来。众人跟着哨声,不断移动,变换阵型的方圆、长宽,一会儿排成个倒三角,一会儿排成圆阵。随后,张百户连续快吹几声,众人迅速散成三排,互相隔开一人多的空隙,后排对着前排的空缺,站稳身,挥拳演练起来。一通拳脚打完,张百户再次吹响口哨,众人便停了下来,收紧阵型,排齐队列。

“但是,弩在省事的同时,要求也变化了。弩的有效射程比弓远得多,按唐制,应当在一百五十步发射,是弓的两倍半之多。这种距离上,就不能平直地瞄准了,需要使用各种器械来辅助。”

“我觉得,我们的思路可能不太一样。”马十柱解释道:“古人说,伱要是对着上等的榜样学习,估计也就能学到个中等水平,所以我们村里的人,都是照着百户的标准去教育的,这样才能当个好士兵。这不是谁会谁不会的问题,而是大家本来就应该都去学啊。”

“我们射箭的人,都需要长期练习动作和姿势。。弓拉的过长,箭上的力道太强,飞的太快,不能正中目标;拉的太短,箭矢软弱无力,飞的太慢,会落到更低的地方。按唐制,战斗的时候,步弓手需要在六十步放箭,这个距离,箭速的一些差距都会对准度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必须勤学苦练,保持姿势的稳定。”

作为威力最大也最繁杂的武器,弩也是最费事的。士卒需要定期测量弩的实际拉力,并进行试射,把弩名、型号、编号、弓力、损耗、射程等等,都记录下来,定期检查更新。

当然,这些就算发现了也没用。对大宋士兵来说,哪怕射表都过于超纲了……

“好,好。”义父称赞道:“那就让马家庄也展示一下吧。”

“我们的军队里,用弓多,用弩很少,所以之前也没怎么注意过。”义父说着,问郭康:“你觉得用得着么?今后的方向,应该主要是火器了吧。”

汉朝声称能“一汉当五胡”,不是因为汉人更大更强,块头是杂胡的五倍,而正是因为这些军队组织和士兵专业能力上的优势。相反,大宋军队就远逊于此,甚至不如丢了官家之后,完全依靠自行组织的状况。可见,这些完善的制度规则,以及更重要的落实下去的能力,才是战斗力的关键。

“练习弓箭的时候,还有个难题是撒放。箭尾的尾槽是扣在弦上的,而拇指又勾着旁边的弓弦,所以放箭时,动作必须干脆利索,否则就会干扰箭矢,无法准确命中。这又需要长期练习,体会其中的道理。而如果我们用器械,也可以干净利落地释放,弩机就有这种效果。”

可见,军队真正的核心,就是人本身。武器只有在士兵的手上,才能得到发挥,进而改进、发展。就算沈括复原出了汉朝的弩和配套设备,把这些东西给大宋的普通官兵,估计也是暴殄天物,很快就会回到宋军正常的水平了。

“我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事情,还以为弩就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没想到这么多波折……”郭儒感慨道。

于是,郭康对义父低声说了几句。而义父也是经常打仗的人,一下就明白了意思。

马家庄的人,看起来对摔跤很是熟悉,各组人的动作都很连贯,一看就是认真练过的。想来,他们请的教头,应该就有专门教授这个的。摔跤确实是很实用的招数,属于披甲格斗时候的常用技能。所以,人家也不是强行吹嘘自己。

“我看教射的书籍,就对这个例子印象很深。”他摇着头说:“我们想要用更好的技术,提高训练和战斗的效率,就需要大家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行。在战场上,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并不输于武艺,甚至可能更重要。我们比起蛮族,主要的优势,恐怕也是在这里,而非蛮力上。”

“一个弓手,几年都未必能练好。而一个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