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慢养时光:我的穿越日常 > 第19章 六零养家忙18

第19章 六零养家忙18

许五根一个月的粮食配额是38斤,周慧是32斤,按照目前的规定,中学生是28斤,十岁以上孩子和普通居民是24斤,六到十岁的孩子是18斤,三到六岁的孩子是12斤。′2*c′y/x~s\w/.?o`r*g_

按照这个算法,从下个月开始,许家一个月可以买128斤粮食。

听起来似乎不少,但要是细算的话,许家六口人,平均一个月才二十一斤粮食配额。

现在肉、蛋、奶这种副食少,油水不足,光吃粮食人就容易饿,这些定量其实是不足的。

而且如今的粮食是粗细搭配的,细粮占三成,其余的都是粗粮。

细粮一般是大米和小麦粉,粗粮是什么就不一定了。

粗粮有时候是玉米,有时候是高粱,还有时候是红薯,这要看上面运来什么,那居民买到的就是什么。

细粮也不是后世人们见到的那种,小麦粉里面麦麸的含量很高,颜色发黄,大米也没有那么精细,里面不时的掺杂米糠和石子这些杂质。

许家得益于老爷子攒下的家底子,日子一首过的不错,吃喝比一般人家要宽裕,前两年搞大食堂的时候,还能在家偷偷的开小灶给孩子们加餐。

今年春上,大食堂结束,又开始各家各户自己做饭的日子,许家才恢复往日的生活。*天~禧?小¢说/网` ,首¢发*

但是如今少了顶梁柱许五根,少了一份粮食和收入,这以后的日子恐怕就没法再跟之前比了。

往日许家总是想法子把粗粮换成细粮,这样能更适口,孩子们也更爱吃。

今天周慧出门前志强特意提醒她,不要去换细粮了,买到什么粗粮就拿回来什么,他们不挑食。

这孩子怕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想给家里省着呢。

粮店今天供应还是很足的,前面不少人在排队,十几分钟后才轮到周慧。

今天大米和白面都有,粗粮则是高粱面,细粮周慧选了一半大米、一半白面,粗粮也只能全部要高粱面了。

幸好她准备的周全,拿来了三个面粉口袋,两袋子细粮挂在前面大杠子上,高粱面则捆在后座上,骑起来也不碍事。

虽然都是粗粮,高粱面远没有玉米面和红薯面好吃,做成面食的时候有点涩味,但是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日后换着花样消耗掉。

原本苏城人更习惯吃大米,可因为这几年年景不好,作物都减产,各种供应不足,所以不得不掺杂很多粗粮。

原身周慧是苏北人,所处的地方是西省交界处,平时更习惯吃面食,又加上她在顾家的时候跟着一个婆子学会了不少面食的做法,所以许家吃面食的次数又比一般人家多一些。`§第|一2看?书?±网$D ·更?新?o最?@;全.

这都八月底了,天还是很热,周慧把粮食运到家,己经浑身是汗,她把东西放到厨房里归置好,这就开始准备午饭。

她打算用高粱面掺着白面和玉米面蒸些窝头,再煮点大米粥,搭配上点萝卜干,也算是有干有稀的一顿饭。

这又是周慧的教学时刻,做窝窝头的时候三个大的都在厨房跟着学习,最后每个人都上手捏了几个,虽然形状还不是很好看,但是自家吃的话也无妨。

周慧本以为两个小的吃这种窝窝头会不习惯,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不适来,连最小的志国都努力的捧着窝头啃,吃的很香的样子。

也对,现在不是后世,因为时代的关系,珍惜粮食是每个人的本能,就算是孩子也不例外。

吃了饭之后,周慧拿着收拾出来的几件旧衣服和两斤高粱面去找邻居陈大娘帮忙纳鞋底。

周慧是请对方帮着纳鞋底的,马上就要开学了,过了一个暑假,孩子们的脚都见长,布鞋前面的脚趾头都有些往外顶出来了,该穿大一码的鞋了。

许家人在吃上舍得,穿上却不讲究,衣服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一首到烂的穿不了拿来做鞋底子,而且家里人脚上穿的都是自家做的布鞋,很少买外面的鞋穿。

但周慧做家务、做饭包括剪裁做衣,绣花都行,唯独纳鞋底子却不擅长,手上力气不行,纳的很慢,效率极低。

原先老太太在的时候,都是她纳鞋底子,周慧做鞋面,两个人分工合作,把一家人的鞋给做出来。

老太太去世以后,鞋底子周慧都是请隔壁的陈大娘纳的。

陈大娘没工作,平时主要在家带孙子,现在她最小的孙子也上幼儿园了,白天空闲的时候就多了起来。

有时候陈大娘会在街道的厂里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