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真的有人给赵孟朝做局了。*幻!想?姬/ +免^肺!跃^渎·侯兴国明降暗升,己经说明了一切。”冯思远眼睛一亮,“夫人你觉得是谁在背后做局?”
“不会是苏文吧?”柳夫人道,“二者本来就有恩怨纠葛。”
“应该不是他。”冯思远摇摇头,“苏文这人心胸宽广,从赵府出来之后,他从未跟任何人提过他和赵家的恩怨。他和赵家的恩怨纠葛,都是好事之徒自己扒出来的,要不然没人知道他们的事情。也就是说,苏文从来就没有把那件事情放在心上,这样的人不会专门做局对付赵孟朝。”
“有理。”柳夫人点点头,“不是苏文,那就只能是黄西娘了。”
“黄西娘一首对苏文心怀感激,这次设局整垮赵家,帮苏文出气也在情理之中。”冯思远感叹,“不得不说黄西娘这女人,不但有做生意的头脑,还恩怨分明,虽为女人,但非常值得结交。”
“有生意头脑?恩怨分明?值得结交?那你把她娶回来当姨太太好了。”柳夫人冷冷道。
“夫人说笑了。”冯思远道。黄西娘是个寡妇,被视为克夫、不祥,大家族的人不会对她有想法。把话题转圜回来:“商贾之术,赚小钱靠的是抠门,越有钱越抠。+齐!盛?晓`税~网! `更^薪~嶵-全¢”
“赚大钱就要靠会做人了。”
“黄西娘为人有情有义是个做大买卖的料,算是个极有本事的女人。”
“所以赵孟朝这人做生意永远不可能做大,因为他只知道敛财不愿舍财,做事一点人情味都没有。那个刘奇跟了他二十年,结果他扣了人家半年工钱。”柳夫人对赵孟朝做出了准确评价,“还有在苏家这件事情上,换做是我,就算之前的苏文才名不显也要资助他赶考,毕竟资助赶考只需要花几两银子的小钱。花点小钱资助一个读书人,将来他中榜就赚大了,不中榜损失也不大。”
“谁说不是呢?他是连一两银子都舍不得往外出。”冯思远道,“而且像克扣老伙计半年工钱这种事情,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
“此外,听说白天赵孟朝带着女儿到苏宅门口下跪了。”柳夫人转换了话题,以她的身份地位,没必要过多在赵孟朝这种低贱的商贾身上浪费时间,“说实话,这种事情还真不容易处理,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影响苏文的口碑。”
“然而苏文却处理好了。”冯思远面露笑容,仿佛对苏文很是赞赏,“赵家父女在苏宅下跪,不但没有影响苏文的口碑,反而让他的口碑更好了。*咸¢鱼_看^书¨ !哽·薪`醉_哙+”
“苏锦绣这小子,有前途。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他的应变能力,也是高人一筹。”
“那也是他拿银子换的。”柳夫人道,“三成价格买下那么多布匹,绸缎,和棉绒,他本来可以赚很多银子的。然而他却把实惠让给了百姓赚口碑,自己一两银子也没有赚到。”
“一两银子也没赚?夫人你这么想就想差了。”冯思远笑了,“夫人你想一下,五万匹布和三万绸缎能做多少件衣服?百姓又有多少人?苏文只需要拿出一成的布匹做成衣服低价卖给百姓,百姓就对他感恩戴德了,还需要全部拿出来不成?”
“夫君的意思是说,苏文还是能赚银子?”
“那是肯定的。”冯思远点点头,“就是不知他会拿出多少布匹给百姓做成低价衣服。”
“夫人,我们不妨打个赌。”
“看苏文最后能拿出多少布匹来,给百姓做低价衣服。”
“行啊。”柳夫人也来了兴趣,“夫君你猜他能拿出多少?”
“我猜他会拿出一千匹布。”冯思远道,“一千匹布可以做三千件衣裳,己经足够三千人买到了。其余买不到的百姓只会怪自己手慢,而不会想到是苏文做的少了。毕竟除了极少数几个人之外,没人知道赵家到底进回来多少布匹。赵孟朝和侯兴国的私底下交易见不得光,他会隐藏自己的进货数量。”
“而且就算有人知道有人怀疑也没关系,那些己经买到低价衣服的百姓会主动为苏文说好话为他辩解,苏文的口碑不会坏。”
“我猜他会拿出六千匹布来做低价衣服,以青荷县府的人口来算,六千匹布,足够给每人做一件。”柳夫人微笑道。
“六千匹布?”冯思远摇摇头,“我不信他会拿出那么多来。”
“夫君,苏锦绣的心地,恐怕比你想象的还要好那么一点。”柳夫人微笑。
“是吗?”冯思远道,“谁输谁赢,拭目以待吧。”
……
黄西娘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