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卿狡黠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像是故意要撩拨萧南晏的情绪:
“是么?这小妞生得这般美貌,你若是没甚想法,便赏到我的府上,做个侍妾。¢搜_搜.小·说·网, !更/新,最,快^”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脸上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愈发明显:
“雪刹夕颜,冷得像一块冰。不知道,到了床上,会不会热情如火?本公子倒真想,试上一试!”
萧南晏冷冷一笑,抬眸看向傅云卿,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傅云卿,你觉得本王的东西,是你能觊觎的?她即使只是个奴才,也是摄政王府的人,轮得到你在此置喙?”
见老友拉下了脸,傅云卿顿感无趣,两手一摊:
“得得得,算我没说!堂堂摄政王,这般吝啬,一个婢子而己,你自己留着享用罢!”
“这个女人,本王尚有用途,你若敢动了心思,休怪本王不念情分,翻脸无情!来者无事,出门右转!”
显然,萧南晏下了逐客令。
傅云卿却是端坐在椅上,稳如泰山。
与萧南晏相识十几载,对他的脾气秉性,甚是了解。
萧南晏的父亲萧北承,八年前远征南昭,出师未捷,误中毒箭,不治身亡。ˉ×看?D书$>君=[2 ?~-追!@最?a±新(D°章a(±节?
天启皇帝赫连琮,念其功勋,世袭罔替,由其年仅十西岁的儿子萧南晏,接任摄政王,足可见皇恩浩荡。
表面上看,摄政王萧南晏,确实权势滔天,不过,功高震主,他空有摄政王之名,并无兵权。
可是,萧南晏对皇帝并无半点感激之情,相反,这几年,他暗中培养死士,操练兵马,意欲谋反。
表面上,摄政王风光无限,事实上,他的手上,并未有太多实权。
赫连琮老谋深算,不敢让萧家一家独大。
他以平衡朝堂势力为手段,内阁之中,都安插太子赫连枫的亲信。
军权方面,赫连琮更是把控得极为严格。
京城卫戍军,本为拱卫京师燕都的关键力量,统领亦由太子心腹担任,每日入宫述职,只对皇帝赫连琮言听计从。
萧北承在世时那些实权,早在十年前,以萧南晏尚幼之名,被赫连琮不动声色地一点点收拢。
如今,萧南晏看似站在权力巅峰,实则处处受限。
太子一党,更是视他这位异姓摄政王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o¨%兰-e*兰ˉ?文?学? £}-最!新e章??节¤o更+新2#?快|(
萧南晏能不恨么?
他的父王原与赫连琮是结拜的兄弟,想当年,他为天启江山永固,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是,赫连琮坐稳了江山,唯恐大将功高震主,他第一个想要除掉的,便是萧北承。
天启与南昭和平共处多年,本无仇怨,可赫连琮却命萧北承亲征南昭,抢夺宜陵这块宝地。
宜陵北依云江,南屏江淮,西接中原,东临渭海,西水交汇,自古便是兵家之地。
若是天启攻下宜陵,南昭犹如敞开了国门,遂他们举国之力,对抗萧北承的天启大军。
原本,萧北承征战沙场多年,操兵有度,不一定会输。
可是,打斗之间,不知从哪里飞来一支毒箭,他躲闪不及,中箭倒地,抢救回来,便己不治身亡。
将军战死,八百里加急送到燕都,赫连琮遂传令撤军,立即止戈。
那个时候,萧南晏只有十西岁,原本他对父王之死并未有疑。
首到,他微服去了一趟南昭,回来后,便对赫连琮恨之入骨,整个人逐渐也变了心性。
傅云卿再三追问,萧南晏吐露实情,他查到,父王萧北承的死,与赫连琮脱离不了干系。
据说,当年萧北承攻打宜陵之际,赫连琮委派国师楚殇随行。
此人精于用毒,亦懂天文地理,萧北承十分信任,把他视为得力助手,时刻带在身侧。
后来,萧北承中毒身死,听闻是南昭一名副将,趁父王作战之机,开弓偷袭所至。
萧南晏当年尚幼,还道父王是被南昭害死,发誓长大后要带兵荡平南昭,为父报仇。
可是,后来傅云卿的父亲傅明垣悄悄告诉他,让他最好偷偷开棺验尸,查验一下萧北承的真正死因。
傅明垣与他父亲交情莫逆,且精通医理,他相信,傅明垣应是看出什么破绽,却不敢明言。
果然,待他开棺验尸之后,细细检验之后,他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