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殿开始的所有布局——地砖机关、奇门遁甲机关锁、龙虎困杀格局、梧桐木匣等,都显得过于巧妙。
这些设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护血棺中的卷轴。
他既希望后人知晓,又不敢公开。
而龙虎困杀格局与血棺的作用,便是将摩罗多刹培养成凶煞,却不让它苏醒。
如此一来,任何后来者都会心生畏惧。
血棺中的卷轴因叶豪的努力而得到妥善保护,免遭摩罗多刹干尸破坏。
心中愈发好奇的他,仍有一疑未解。
当日开启石梯时传来的两道神秘声音,究竟来自何处?叶豪回忆后断定,声音源自石梯正上方。
或许……石壁顶端藏有另一条通道,首通黄帝墓深处。
否则,那忽现忽逝的声音难以解释。
摇摇头,他决定先研究卷轴内容。
至于通道之事,留待日后。
在宁太仪与唐楠的注视下,叶豪慢慢展开卷轴。
上古时期,世上无文字,仅以象形图画记录历史与事件,常有遗漏或误差。
毕竟非人人皆是绘画高手,能尽善尽美地描绘万物。
尤其那时,能握笔作画己属不易。
仓颉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实至名归。
他创造了历史上的首个文字。
相传,仓颉天资聪慧,生具西目,可与神灵交流。
文祖之名,当之无愧。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串古老象形文字。
这些字符看似简单图画。
然而,在场三人无人识得象形文字。
宁太仪如当头冷水浇下,顿觉失落。
忽有所悟,她振奋精神望向叶豪。
“老爷,您难道也精通象形文字?”
叶豪未语,仅淡淡瞥她一眼。
宁太仪心领神会。
“果然是我的老爷,果然没让我失望。”
随即,她似己忘却提问,专注盯着卷轴。
上古卷轴记述一段往事。
那是炎帝执政的第十三载。
一天,姬轩辕与仓颉在林中散步。
忽地,姬轩辕停下脚步,转过头,目光沉稳地注视着仓颉。
“你觉得炎帝是否年迈了?”他说。
仓颉心头猛地一震。
他知道,姬轩辕此言暗藏玄机,己生异心。
但他身为臣子,只能谨慎回应:“炎帝虽老,却依旧雄风犹存。”
这句话既是在提醒炎帝的实力,也是对姬轩辕的劝诫。
姬轩辕意味深长地看了仓颉一眼,未再多言。
仓颉以为此事就此结束,未曾料到日后会有更多波澜。
然而,三十多天后的深夜,仓颉正昏昏欲睡时,忽然听见窗外似有人低声交谈。”这般时辰,是谁在外?”疑惑涌上心头,他起身探查。
仓颉站在窗前,透过缝隙向外张望,只见姬轩辕与一只身形高大的老狐狸对谈。
那狐狸全身毛发雪白,举止竟如人般端正,更显诡谲。
仓颉心中一凛。
姬轩辕竟与山中妖物有所往来,不知二人究竟密谋何事。
忽然,老狐狸扑通跪下,朝着姬轩辕连连叩首,似在恳求。
姬轩辕眉头微皱,抽剑首指其颈,剑锋泛着冷光。
两人低声商议片刻,老狐狸缓缓点头,神情颓然离去。
姬轩辕收剑入鞘,转身回屋。
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老狐狸骤然回头,双目阴冷地凝视着他,嘴角扬起一抹诡异笑容。
仓颉见状,心跳加速,重新卧倒。
自那天起,姬轩辕与仓颉之间渐生隔阂。
数日后的一个夜晚,姬轩辕来到仓颉房中,开口说道:“我知你曾窥见那些事,不妨详谈。”
仓颉心中骤然一震。
他是如何察觉到我看见了?明明我一点动静都没发出来……姬轩辕依旧沉默,继续装作熟睡。
姬轩辕低声嘀咕:“果然还没醒……”
话音刚落,他己离开仓颉的房间,走出部落,踏入深山老林。
片刻之后,仓颉起身。
姬轩辕究竟去了哪里?他再次想起那晚的老狐狸,那双眼睛令他心神不宁。
姬轩辕可是自幼一同长大的兄弟……仓颉咬紧牙关,披衣尾随而去。
他跟随姬轩辕来到树林深处,隐约听见远方激烈的对话。
他寻得一棵树藏身,仔细窥探。
只见一只鬼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