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陷入短暂沉默。片刻后,有人鼓掌,随后掌声渐起。
下午的自由交流环节,那位先前持怀疑态度的美国专家走到罗铮身边:“你能教我如何识别脉象吗?”
“当然。”罗铮拿出随身携带的脉诊模型,“这是基础教学工具,你可以试试。”
两人坐下,周围很快围上一圈人。罗铮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
交流一直持续到傍晚。离开会场时,一位日本学者递来名片:“我们也在研究类似方法,希望以后能合作。”
罗铮接过名片,点头致意:“欢迎随时来中国考察。”
回酒店的路上,方晴打来电话:“媒体报道反响不错,有几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引进我们的技术。”
“继续跟进。”罗铮叮嘱道,“注意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宣传策略。”
刚进门,手机震动。是楚瑶的信息:“刚才有个国外团队问起那个植物提取物的事,你怎么回答的?”
罗铮回忆了一下,回复:“我说还在研究阶段,不建议单独使用。”
“他们好像挺感兴趣。”楚瑶回了个表情,“我觉得可以考虑申请国际专利。”
罗铮沉思片刻,回了一个“好”字。
洗完澡躺下,他打开电脑,查看夏岚发来的邮件:
“东南亚审批流程已完成,下周可以正式启动项目。另外,有几个国外机构表达了合作意向,是否需要安排进一步洽谈?”
他正要回复,忽然想起一件事——那天在谈判会议室,有人提到某种特殊植物提取物,当时他并未深究。现在看来,或许值得重新审视。
他打开资料库,搜索相关关键词。屏幕上跳出一组数据:某次实验中,加入特定植物提取物后,抗病毒药物的活性提升了15%。
罗铮眯起眼睛,手指轻敲键盘,将这条信息标记为重点。
窗外的城市灯火依旧闪烁,他却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