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胡汉匠人围炉而坐
火星溅在“护民”的铁牌上,竟比任何朝珠都璀璨。
原来玄甲会的“秘密”,从来不是高深的符文,而是让天下百工懂得:
最好的护民,是把匠艺变成老百姓手里的方便,把心变成跨越高山大海的相通。
当暮色漫进麟德殿,武三思带着小娃走出宫门,西市的胡旋舞还在跳
——波斯舞者的裙裾扫过“护民铁匠铺”的门槛,哈立德正把新锻的“胡汉刀”递给汉地农夫,刀把上的“护”字与“安宁”纹,在夕阳下闪着暖光。
小娃忽然指着远处的驼队:“将军快看!波斯叔叔的骆驼鞍上,有您刻的‘护’字!”
“那是自然!”武三思大笑,斧头刃口映着万家灯火
“只要老百姓走到哪儿,咱的‘护’字就跟到哪儿
——胡人的骆驼能驮着它走西域,汉人的推车能推着它下江南,就算到了天边,看见这‘护’字,就知道有人想着他们的日子,念着他们的烟火。”
西市的灯火渐渐亮起,护民铁匠铺的炉火还在烧,陈清远正蹲在地上给小娃们刻“万邦护民”的木牌
——一面刻着汉字“护”,一面刻着西域文“安宁”。
而那把曾染过战火的鎏金巨斧,此刻正靠在铺门口,刃口映着胡汉匠人共饮麦酒的身影
——不是兵器,是天下百工汇心的、最实在的、能劈开所有隔阂的“护民之斧”。
麟德殿的烛火映着《民本通典》的扉页,武则天望着“百工护民,天下同炉”八字,忽然轻笑
——玄甲会千年护脉,终究在盛唐的西市坊,酿成了最动人的模样:
不是神秘的传说,而是万邦匠人围炉而坐的热乎气,是胡汉百姓互递奶疙瘩的甜味,是天下百工把“护民”刻进每一件器物的、最朴素的温柔。
当第一颗星子爬上长安城头,护民铁匠铺的“胡汉同炉”铁牌被挂上了门楣,火星溅在牌面上,竟连成了一条横跨万邦的“民脉”
——它穿过丝绸之路的沙海,越过地中海的波涛,落在每一个“护民”的匠人手心里,长在每一个“被护”的老百姓日子里。
而玄甲会的故事,便跟着这跳动的炉火、清亮的哨声、温暖的笑容,在万邦大地上,继续写着永不落幕的、“护民为心”的新章。
本章完
喜欢开局吸引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