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既然提审了那吴仲,回过头人家就会告诉徐孝先的。”
嘉靖长舒一口气,不由又拿起了刚被他扔到书案上的上疏,只是这一次再看时,嘴角则是带着愉悦、欣慰的笑。
“近千两银子,这小子也真是舍得,难怪这几份弹劾的上疏上,还说徐孝先有一笔来路不明的银钱,原来竟是这小子大方的自掏腰包了。”
“吴仲说,徐孝先之所以当机立断的自掏腰包,是因为担心官府不会出钱,或者是当迁徙百姓开始后,有人会从中作梗、暗中阻挠。
本来是打算留着备用的,但事情发展的有些超乎想象,顺天府能拿出来的救济太少,不过是杯水车薪。
因此徐孝先就不得不……。”
“不过就是差一天的时间,难道都等不了?”
嘉靖喃喃问道,随即叹口气,道:“是啊,万事开头难,若是不让第一批愿意迁徙的百姓看到粮食、棉花等等所需之物,怕是往后几天就不会有人相信他了。
他那在朕面前夸下的海口,也就别想实现了。”
嘉靖与黄锦,显然说的是下雪的当天,徐孝先拿自家银子购买救济一事儿。
而那一日,顺天府能够提供的救济有限,加上顺天府治中郑象对徐孝先的敌意,使得徐孝先就不得不让吴仲赶紧把钱花了买救济。
要不然第二日陈景行迁徙百姓过来,看到的还是一无所有的惨状,那么迁徙一事儿估计就要胎死腹中了。
当然,徐孝先之所以如此,自然也是没有期望嘉靖在这件事情上会如此果断的让户部、工部立刻介入与配合。
而且即便是介入了,时间上也来不及。
毕竟那一夜,吴仲可是连夜就把救济运往了良乡。
如此一想,让嘉靖更是感到欣慰,因而此时此刻,已经开始琢磨着,日落前徐孝先觐见时,自己该怎么赏赐徐孝先了。
喜欢奋斗在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