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十国风华 > 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工代赈

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工代赈

照一轮明月,映我情愁如白雪!

此刻间,没有哪句话能如此应景了!夕阳西下,施粥的善行缓缓落下帷幕,而王峻一行人刚从王村堡坝巡视归来,脚步尚未停歇,县丞刘元博便急匆匆地迎了上来,将下午施粥时发生的点点滴滴,毫不遗漏地向王峻禀报开来。μ天′\禧?$¥小/`:说μ网?# `已±?发¢布3最?新?章£&节D#

杨骏暗自揣度,王峻闻及县丞刘元博那番言辞,定会怒不可遏,即刻下令将他绳之以法,毕竟这等契机实属难得,不容轻易错失。然而,事态发展却出乎他的预料。王峻听后,非但未流露出一丝愤懑之情,反而目光平和地转向了杨骏,轻声问道:“时下此地,灾民失所,四处堤防亟待加固,杨直学士可有良策以解燃眉之急?”

杨骏心中猛地一颤,王峻的反应出乎他的预料,他未曾想到对方竟会如此直接地询问对策,这番举动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算计?着实令人费解,难以捉摸。

他缓缓抬眼,望向那渐渐沉沦的暮色,只见远处堤坝之上,火把已如星辰般星星点点地亮起,灾民们临时搭建的简陋窝棚中,几缕微弱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残留的晚霞交织缠绵。^s^a?n?g_b/o\o+k!.`c?o·m?环顾四周,在场的几人皆是赈灾的主力军,并无外人,杨骏稍作沉吟,随即躬身答道:“大人,眼前局势紧迫,首要之事有三。”

“哦?”王峻轻轻扬起眉梢,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喜不悲,示意着对方继续说下去。

“其一,乃辨识灾民真伪。今日粥棚之处,混入不少伪装之徒,他们非但不体恤真正受灾百姓之苦,反而暗中囤积粮食,致使真正饥寒交迫之人仍饱受煎熬。为此,可令各里正严谨登记户籍,灾民需凭官府印信方可领取救济粮。同时,派遣兵卒加强巡查窝棚,一旦发现有人私藏财物却冒充灾民者,即刻剥夺其赈济资格,逐出赈济点,以示惩戒。”

刘元博在一旁聆听,心中不禁暗自惊心,险些脱口而出“此举未免过于严苛”,但见王峻轻轻点头,神色间并无不悦,便将那即将出口的反驳之言生生咽了回去,转而陷入了沉思。

杨骏察觉到王峻对自己的提议并未提出异议,遂话锋轻转,目光顺势投向那绵延的堤坝,继续娓娓道来:“其二嘛,便是以工代赈之策。!g+u+g+e\y/u_e!d?u·.?c.o?m·堤防年久失修,亟需人力加固,何不借此机会,让受灾的百姓参与其中,共襄此举?每日除了供应粥食之外,再额外赐予他们半升糙米作为酬劳。如此,既能增强堤防之稳固,又能让灾民凭自身之力换得温饱,断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妄想,岂不是一举两得?”

王峻闻言,指尖轻轻敲打着腰间悬挂的玉带,眼神悠远,仿佛穿透了人群,落在了那些肩扛铁锹、正朝着堤坝行进的兵卒身上。

“此计确是妙哉,既周全又实用。那么,第三条计策又是何物?”杨骏的第二条建议倒是让他眼前一亮,对于接下的对策,便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

言及此处,杨骏的神色不由自主地缓和下来,嘴角勾起一抹轻松的笑意:“倘若前两步举措能顺利见效,那么最后一环便显得不那么迫在眉睫了。据我所知,明日便有来自卫州各地的赈灾粮食陆续抵达。除了朝廷的赈济之外,我盘算着同时动员各乡的殷实之家慷慨解囊,捐出余粮,并向他们许下承诺,灾情过后,这些善款将以减免赋税的形式返还。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到这里,他眼神一转,温和地望向刘元博:“刘县丞心怀慈悲,此等劝募善款的重任,交由你去最为合适。那些富户见你宅心仁厚,想必会更加愿意伸出援手,慷慨应允。”

刘元博微微一愣,旋即双手抱拳,恭敬地回应道:“下官定当遵从上命。”

回想起先前杨骏对灾民的严苛,但此刻想来却是另有一番深意——原来是为了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用到刀刃上。心中的那点微末不快,这才渐渐散去……

王峻的目光穿越夜色,定格在缓缓升起的明月之上,银辉轻洒,为他斑白的鬓角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寒光。他忽地开口,声音沉稳而含蓄,其中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嘉许:“便依杨直学士之高见。今夜即刻派人动身,明日一早,以工代赈之事务,便全权交由你来筹划安排。”

杨骏轻轻颔首,随即,县令石太森与县丞刘元博便先行一步,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王峻目光转向依旧驻足未动的杨骏,不禁心生好奇,出声询问:“怎么,你未曾离去,莫非心中还有话与我攀谈?”

杨骏再次点头,不由地将心中的疑惑直接脱口而出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