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朕封你做贵妃
那顿锅子之后呢?
好像就是她蹲在地上烤红薯,被他给“逮”到了吧?
淑妃不知道,其实那不是他第一次吃烤红薯这种东西。o?第$¥÷一?看>*书#¤?网?!D `?3首?发(|
那是多少年之前的事情了呢?
那时候,父皇的端肃皇贵妃还在,母亲才生下他,他就被父皇抱去了端肃皇贵妃的永宁宫。
但是端肃皇贵妃并不喜欢他。
所以永宁宫的宫人,也并未多么待见他这个皇子。
两岁那年,端肃皇贵妃有孕,平安诞下了父皇的第三个儿子,于是他便在三皇子出生的第一时间被送回了母亲身边。
那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母亲这两年,竟然都是在内安乐堂度过的。
若不是三皇子降生,他于端肃皇贵妃而言已然变的无用,而父皇又想要替他的第三子积福,那直至那时,母亲也不会有回到长阳宫的机会。
或许是血脉相亲,虽然他自出生之日便被抱去了端肃皇贵妃身边,但是对自己的生母,他却并不觉得陌生。
而母亲待他,也确然与端肃皇贵妃毫不相似。
诚然,他被养在端肃皇贵妃膝下两年,但是皇帝从来都知道,端肃皇贵妃并不是他亲生的母亲。
那是端肃皇贵妃亲自告诉他的。′w^a~n!g`l′i\s.o′n¢g\.+c·o^m·
她讨厌他、憎恨他,恨不能将他赶出永宁宫,赶回他的生母身边去,可是父皇不许啊。
父皇给端肃皇贵妃解释为何要让她养着他时,他就站在他们旁边。
暂时安抚住端肃皇贵妃之后,父皇便沉下脸来训诫他。
父皇说,他所有的优待都是来自于端肃皇贵妃这位养母,尽管皇贵妃不愿意认他这个儿子,他也要以为人子者的孝心去孝敬端肃皇贵妃,否则,随时都会有别的皇子取代他,得到他今时今日所有的优待。
优待在哪,当年的皇帝并不知道。
真正体会到这个词,大概是回到长阳宫、回到他的亲生母亲身边之后吧。
母亲是个很温柔的人,但是她柔弱的身躯内却又藏着一份坚韧。
在长阳宫的那段日子,大概是他人生前二十几年之中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
可惜,那段轻松的日子结束的很快。
因为父皇的三皇子很快就夭折了。
第一次被抱去永宁宫的时候,皇帝才刚出生,襁褓之中的婴儿除了啼哭,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但是第二次被父皇的人从母亲身边抱走,皇帝已经能够明白什么叫作分别。
他抱着母亲的胳膊不肯走,又问母亲,是不是他这一走,她就又要被挪去内安乐堂吃苦?
最后,是母亲掰开了他死死抱着她胳膊的手。\t*i^a\n*l,a,i.s,k/.?c.o?m¢
母亲告诉他,不论他在哪,也不论她在哪,他们都要好好的、认认真真的活着。
那次被带去长阳宫,端肃皇贵妃已经懒的搭理他了。
她在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哭。
恨她吗?
那个时候,应该是恨的吧。
毕竟若是没有端肃皇贵妃,或许他就无需与自己的亲生母亲分离,而他与母亲,也不必承受这诸多痛苦。
不仅是恨端肃皇贵妃,他也恨父皇。
皇帝很明白,自己与母亲所遭受的一切,虽然与端肃皇贵妃有关,但是真正做出决定的人,一直都是父皇,也唯有父皇。
可是恨也没用。
没有人可以挑战一个实权在握的盛年天子。
就连那时的皇后薛娘娘,在父皇面前也唯有垂首称是的份儿。
内安乐堂,是魏娘娘偷偷带他去的。
但是也只去了那一次。
因为天下是父皇的天下、皇宫也是父皇的皇宫,他们自认为掩藏的很好的行踪,在东厂与锦衣卫的监视之下,完全就是无所遁形。
他还没有来得及与母亲说一句话,就被奉旨而去的御前太监带走了。
他只来得及匆匆看一眼一年未见的母亲。
彼时的敬妃邵娘娘,正与一个眉眼上扬的明艳女子对坐在铺着茅草的石凳上面拿木炭烤红薯。
红薯烤好了,敬妃拿给对面的女子吃,那明艳女子便蹙起眉头,满脸不耐的推还给她,敬妃也不恼,把烤熟的红薯从中间掰开,再分一半给她对面的女子。
两个人终于都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