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天,一大早,许新安就开车回家了。
他到家的时候,许聪聪三人正在吃早饭。
李云锦说他:“怎么这么早啊?”
“聪聪没跟我说具体几点,就让我早上回来。我怕耽误事啊。”
许聪聪说:“耽误不了,什么时候都没事,把我姥姥送过去就行。爸爸,你吃早饭了吗?”
“没呢。”
“那我给你盛碗粥。”
“好。”
许新安去洗手,由着许聪聪给他盛饭,许明明又递给他一块烙饼。
李云锦笑道:“我们聪聪和明明都知道心疼爸爸。”
许新安也是满脸笑意,“我闺女嘛。”
吃完早饭,许新安收拾了桌子,洗了碗,没让李云锦再动手了。他妈也是马上就七十岁的人了,能少干就得让她少干点。
不过老太太眼里有活,根本停不下来。
李云锦也不拦着他,跟他说:“你不在的时候,聪聪帮我做饭,明明帮我洗碗,衣服也是她俩洗的,孩子们大了。”
许新安很欣慰,笑道:“你那么疼她们,她们当然也心疼你。”
许聪聪说:“还是奶奶做的,我和明明只干了一点。”
她奶奶手太快了,她们俩磨磨唧唧的还没反应过来呢,老太太都快干完了。
许新安说:“干一点就不错。”
收拾完,三个人出发去陈蓁家。许聪聪和许明明也跟着去凑热闹,许乐乐一看许新安开着小车要出去,立刻凑了过来,问道:“姐,大爷,你们去哪儿啊?”
许明明说:“去我二姨家,看我姥姥大战我二姨。”
许乐乐拉开车门就挤了上来,“我也去。”
王玉华笑呵呵的说她:“你跟着干嘛去!”
“我跟我大爷和我姐姐玩去。”
王玉华就问许新安:“哥,她能去吗?会不会耽误事?”
许新安说:“不耽误。我们也是去看热闹的。让她跟着。”
王玉华就说:“那你跟着去吧,听你大爷话啊。”
“知道了。”
许新安开车走了以后,王玉华问李云锦:“他们这是干嘛去啊?”
李云锦说:“聪聪姥姥要去给她二姨做思想工作,让她放金玲出去打工去,别把孩子绑在家里。社会变化那么快,金玲也得出去见见世面,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种地。这孩子就跟活在了二十年前似的。”
王玉华也认识李金玲,闻言便说道:“应该的。现在的年轻人,哪还有像她这样就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的?跟个老黄牛似的,年纪轻轻的,没点鲜活气。大家都想别的办法挣钱呢。她是得出去长长见识。”
“就是说啊。聪聪她们前天去姥姥家,正好碰见金玲,话赶话一聊,她姥姥就说,她去给自己二闺女做做工作。”
王玉华笑道:“聪聪姥姥是个明白人。”
李云锦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聪聪姥姥简直太明白了。
☆
另一边,许新安带着三个孩子到了陈蓁家。
李金玲已经骑着车先回去了。陈蓁在家里等他们。
许新安停好车,带着三个孩子进了门。许乐乐四下一打量,跟许聪聪和许明明说:“你姥姥家的院子还挺大。她种的菜还挺好。”
许聪聪说她:“你还挺会观察。”
陈蓁家的宅基地面积比她家的大多了。而且,她只有两间小房,显得院子里空地格外多。
早些年,陈蓁住的还是土坯房,窗户都还是木格子纸糊的,前几年,她那两间土坯房支撑不住了,许新安和邓念英出钱买料,邓家这边的街坊邻居出人力,帮陈蓁盖起了两间小砖房,安了玻璃窗,地面也抹了水泥。
盖房那几天,邓念洁带着李金玲回来,给来帮忙干活的人张罗饭。像陈蓁这样的孤寡老人盖房子,村里人都会帮忙。不用给钱,管顿饭就行。两间小房,也不讲究什么样式,几天就盖好。
陈蓁爱干净,还有点生活情调,她院子里不光种了菜,还种了几盆花,她这个小院看着确实是不错的。
许明明喊:“姥姥,我们来了。”
许乐乐也跟着喊姥姥。
陈蓁笑着跟许新安说:“这是新建家的孩子吧?我在你那儿住的时候,她才不点大。”
许新安还没说话,许乐乐就说了:“我爸叫许新建,我妈叫王玉华,我叫许乐乐。我家住在聪聪姐家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