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砺刃! > 第524章 星火燎原

第524章 星火燎原

。这次,没有让凌天翔他们出力,在这场罢工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积极的是日本的第三大政党,现在的在野党日本共产党。几乎所有的罢工都是由日本共产党发起的,该党派出了很多党员,在日本各地发动工人罢工,并且为罢工的工人进行斗争指导,帮助工人与大资本家,企业进行谈判,要求提高工人的待遇。

当时,罢工的日本工人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三点。

一是让政府采取措施,降低房价,控制国内油价,以降低物价水平。

二是要求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工资水平,采用欧洲一些国家的政策,即年工资涨幅必须要高于物价涨幅。

三是确保工人不被企业解雇,并且确保工人在结束罢工之后在企业内的地位与权利。

可以说,这三点要求几乎是没有人可以满足的。

首先,日本政府本来就是那十几个大家族的工具而已,而要降低房价的话,就得让那十几个大家族损失巨大的利益。同样的,油价的高低并不由日本说了算,日本是石油进口国,而且还不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海外也没有控制多少油田,自然在油价上没有发言权,更不可能左右石油的价格。

其次,日本一直没有采用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而是更倾向于美国那种自由经济的发展模式,即政府提供的福利保障相当有限,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日本本来就不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欧洲国家的政策,工资涨幅要高于物价涨幅的话,那么很多日本企业都要宣布破产,或者是被迫裁员,不管是哪种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最后,这些罢工工人在事后肯定要受到处罚。日本本来就是一个极为强调纪律性的国家,在绝大部分日本人,特别是那些占据了高位的日本人看来,罢工等同于造反,而他们怎么可能容忍一批造反的工人呢?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日本政党的利益。

将这些问题都综合考虑进去之后,日本的罢工浪潮就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平息下去,只要双方都不让步,那么罢工就不会停止。

到了第二个月,参加罢工的日本工人已经占到了全国总工人的35%。这也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还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的罢工浪潮。最要命的是,在这场大规模的罢工中,已经有2000多家中小型企业宣布破产,另外还有几十家大企业宣布暂时歇工。可以说,这对日本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日本经济的基础就是出口,可以说,日本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大部分都是拿来出口的,只有一小部分用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公司都是出口公司,而当这些公司歇业之后,就不可能按照合同向客户交货,最终面临的是客户的高额索赔。按照当时一些日本经济学家的评估,如果罢工浪潮持续三个月的话,日本将有至少5000家企业因为需要面对高额索赔而破产。如果罢工持续半年的话,那么日本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将破产。

这也正是日本工人手里的武器,在政党的指导下,工人都认识到,只要他们坚持下去,那么企业就会做出让步。换句话说,当罢工浪潮铺开之后,工人与资本家拼的就是耐力,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得胜利。

两个多月来,凌天翔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日本的工人罢工浪潮。他觉得,自己只是不小心划着了一根火柴,结果却点燃了一片森林。如果这片森林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话,那么这场大火是烧不起来的,只有森林中的大部分树木已经枯萎,已经枯死,这场火才能烧得这么大。

到底有多少日本公司破产,到底有多少工人参加了罢工,以及日本有多大的损失。这些,都不是凌天翔所关心的,他唯一关心的就是,那批停泊在东京湾里的船只不能离开码头。这也是最重要的,至少,他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罢工的浪潮是从三菱深钻开始的,而这家公司也最先倒霉。虽然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都转向别的企业订购勘探设备,但是罢工的浪潮很快就波及到了其他的生产企业,毕竟这些企业中的蓝领工人数量最多,而他们是整个日本社会中最底层的劳动者,可也是最支持罢工的劳动者。

三家石油公司都没有能够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厂为他们提供勘探所必须的设备。无奈之下,这三家公司只能把目光投到了海外,想通过进口来获取所需要的设备。只是,当时全世界能够生产深海钻探设备的国家与公司都不多,而且大部分工厂的生产线都排满了。

当罢工的浪潮波及到了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的时候,这三家公司的运转也出了问题。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想到要去东海勘探油气田了,这三家公司的主要精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