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明显,伊朗游击队使用的很多单频率无线电遥控炸弹,很难对美军巡逻队构成威胁。
针对这些情况,连豫泯专门给凌天翔他们搞来了一批使用捷变频率的遥控装置,即通过一组有特定编码的无线电信号来引爆炸弹。这样一来,美军的干扰装置就很难起到作用了。
“靠近了!”凌天翔瞄准了第一辆装甲车。
车队里一共有八部车辆,前面两部是“斯特瑞克”装甲车,第一部上面安装有干扰装置,第二部上面有狙击手定位系统。中间是五部“悍马”,第一部上也有一具干扰装置,第三部上面有狙击手定位系统。最后面是一辆“斯特瑞克”,是一部在车长位置上方安装有lras3远程侦察监视系统的侦察车,也就是rv型战车。这辆车肯定是用来监视道路周围情况的,同时还主要负责引导炮火支援。
“看到侦察车了吗?”
袁德良点了点头,他已经接通了遥控器上的开关,第一辆“斯特瑞克”正朝埋设着第一枚炸弹的地方驶去。
凌天翔大概估计了一下炸弹引爆时侦察车的位置,也许最后一枚炸弹无法炸毁那辆侦察车,那就必须得设法击毁侦察车上的侦察系统,不然他们的位置很快就会暴露,到时候美军的重机枪火力都足以将他们两个给解决掉。
“到了!”
袁德良的话音刚传来,地面就震动了一下,刚刚驶到道路东端的第一辆“斯特瑞克”装甲车突然猛地震动了一下,接着车长位置顶部的舱盖就被炸开了,一股火柱窜了出来。反坦克地雷的聚能战斗部爆炸之后,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迅速击穿了装甲车底部的钢板,进入了车体内之后迅速膨胀,被扰乱的金属射流将撕碎车内人员的肉体,而高温气流迅速膨胀,车内温度与压力剧增,接着舱盖就被抛翻,来不及下车的步兵以及驾驶员肯定非死即伤,无人可以在此情况下幸免。装甲车被抛到了空中,再重重地摔了下来,除了车体内冒出了浓烟与火光之外,装甲车并没有散架。
爆炸声还没有传来,袁德良就引爆了埋在最西面的地雷。可最后那辆“斯特瑞克”并没有完全到达地雷的上方,爆炸产生的射流只摧毁了装甲车前部发动机舱与驾驶舱,并没有危及到后面的载员舱。
在仰起的车体落到地面上的时候,凌天翔瞄准了装甲车上的侦察设备,轻轻地扣下了扳机。他没有立即转移目标,必须要首先确保摧毁侦察系统,那是美军最明亮的一只眼睛,打瞎了这只眼睛,才能收拾掉美军。两次沉闷的爆炸声一前一后的传了过来,凌天翔也看到了从lras3型侦察系统上溅起的火光。为了确保将它摧毁,他射出了第二发子弹。
车队里的“悍马”车迅速停了下来,搭车作战的步兵迅速离开了车辆,好几名步兵还取下了车上的狙击步枪,部分步兵主动退却到了车队的左侧,也就是北面,朝向凌天翔他们这边,另外一部分步兵则守在了车辆旁边。排在车队第二的那辆“斯特瑞克”上的步兵下车之后,装甲车没有停下,而是想撞开前面那辆被炸毁了的装甲车。美军的反应相当迅速,而且都做出了最适当的举动,很明显,这支巡逻队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凌天翔将第三发子弹推进枪膛,寻找着下车的美军狙击手的时候,埋伏在南面山坡上的游击队的重机枪开火了。游击队使用的是14.5毫米口径的重机枪,这种机枪以往主要是用于反攻作战,威力比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大得多,在一定的距离上可以摧毁轻型装甲车辆。六挺重机枪形成了三条交叉火力,好几名刚刚下车的美军步兵立即被弹雨收割,其他的步兵则迅速离开了危险的车辆,纷纷退到了道路的北面,利用岩石、路基等等做掩护,向机枪火力点还击。
机枪刚刚响起,几条火龙就划破了夜空,是游击队的rpg火箭筒。火箭弹对付静止目标的射程可以达到400米。有至少4枚火箭弹射向了那辆还在强行突围的“斯特瑞克”,装甲车迅速倒车,三枚火箭弹都从装甲车前方飞过,落在了公路北面几十米外的岩石上爆炸,只有一枚火箭弹命中了装甲车,可是焊接在装甲车外面的钢架栅格提前引爆了火箭弹上的聚能战斗部,高温高速的射流命中了装甲车车体的时候,能量已经减弱了很多,没有能够击穿装甲。
“妈的,可惜了,要是串联战斗部的话……”
埋伏在山坡上的游击队员已经开始用步枪向美军开火,有几名游击队员还借着岩石的掩护在迅速逼近美军车队,看上去都带有手榴弹,或者是土制炸药包之类的武器,大概是想去炸毁美军的装甲车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