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间房子就给空闲了下来。
后面的一排青砖房,是7520农场老点职工的宿舍。
从铁道兵五师转业过来的复转军人,以前是一个连的建制。现在就剩下二十几个人了。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成了家。有的是从老家领来了媳妇。
有的是找的北大荒媳妇。有两个复转军人,竟然找的是北大荒插队的知青。
这些老农垦战士为了表达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他们成家以后。就把家安置在了荒原深处的7520农场。
施波听完郑东生的介绍。对7520农场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他喝了口郑东生递过来的水后说:
“郑副指导员,现在农场的大田,还有多少地没有抢收回来?前段时间下了一场雨。是不是影响你们的抢收进度?我来农场的路上,沿途观察了一下。
发现路两边的玉米大多数都抢收回来了。
大田深处还有少数玉米。在那儿立着,没有抢收回来。另外,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路两边大田的玉米,高粱、黄豆都撂倒了。但是有很多玉米棒子。黄豆芥遗弃在地里。浪费现象很严重。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有些已经开垦出来的荒地。没有耕种。
从田地中稀稀落落的黄草,就能看出来这些黑土地过去都垦过。只是没耕种,又重新长满了荒草,荒芜了起来。咱们农场一共有多少垧这样重新荒芜的土地”?
郑东生想了想说:
“以前还可以,现在是越来越多了,估计有一半吧”。
施波听了郑东生的话,惊讶的说道:
“有一半荒芜的土地,郑副指导员,你们是怎么搞的?你也是个老农垦知青,应该知道。我们铁道兵的复转军人。扎根荒原,把他们的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把这片荒原开垦出来。变成肥沃的土地,到咱们的手里又重新荒芜了起来。你们这是对老农垦战士的不尊重”。
郑东升听了施波的话。颇有怨气的说道:
“施副场长,你也知道,咱们的7520农场只是个连级单位的农场,以前农场的老点职工和知青加起来,有100多号人。播种机,收割机虽然少的可怜。勉强还能用得上。后来农场的知青越来越少。老职工人也越来越少。虽然兵团生产处给农场补来不少知青,但还是走得多,留下来的少。到现在老职工和知青加起来,不足以前的一半,再说了,北大荒其他地方农场的收割机,播种机都已普及。机械化程度很高,可是我们7520农场基本上还人耕人种。最开始,兵团生产处给了我们农场几台播种机和收割机。可是出现故障以后。
没有懂修机械的知青,运输到兵团修理团去维修,路途又太远。运出运进的成本太高。因此这些缺乏专业维修和保养的机械,都就瘫痪在库房里。施场长,你刚才也看到了?在你来之前,我们7520农场就30多个知青,20多个老点职工!劳动力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耕种不过来以前老农垦连开垦出来的荒地。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不重新荒芜才怪呢。再说了,现在调离的知青太多,剩下的知青很不稳定。留下来的知青心都散了。大多数的知青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出工不出力的想法。因此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浪费现象。当然,这也和我们管理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现在7520农场的干部基本上都走完了。
连级干部就剩下我一个人。排级干部只剩下二排的排长周作义。
我和周排长管理不过来,就把“四眼”等一些表现积极的知青动员了起来。共同管理这个濒临倒闭的7520农场”。
说到这儿,郑东升一脸无奈的看了一眼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