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你说的是这堂课吧?奶奶觉得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明孝宗朱佑樘,弘治皇帝。
他从他爹宪宗朱见深的手里接过了大明王朝的烂摊子,在位十八年,发展生产,勤政爱民,崇尚节俭,任用贤能,一生只娶一位皇后。在中国的历朝历代是绝无仅有的皇帝。被后人传为美谈,也被史学家普遍赞誉,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弘治中兴。在他统治大明王朝的十八年中,大明王朝百姓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富强。史称弘治中兴。杨军父亲讲这堂课的教案我看过,印象很深,他在他所做的教案里,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偏右的话。(;看ˉ书o?a屋~¤! £¢首3?发`\他是在实事求是的讲历史”!
说着,杨军奶奶动手翻阅了起那叠厚厚的教案来。
梅怡也拿着教案翻看了起来。
桃花刚上小学一年级,不识几个字。也像大人一样,很认真的翻着!
“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个教案”。
杨军奶奶拿着一张抄写工整的教案高兴地说道。
梅怡接过奶奶递过来的教案看了一眼,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确实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历史教案。
梅怡拿在手里,又仔细的看了一遍。
杨军父亲的这个教案,确实没有多余的话,字迹工整隽秀,条理分明。结构严谨,页面干净,内容也很干净,没有一句含沙射影、隐晦的语言。
教案的最后,有杨奋斗的签名,有北师大历史系主任的签名。
梅怡高兴的对奶奶说:
“奶奶,你说对了,就是这个教案,我把这个教案拿回北京去,让我的同学去找北师大的造反组织。这样的话,叔叔很快就会解放出来”。
奶奶和桃花听了梅怡的话,都开心的笑了。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喊叫桃花的声音。杨军奶奶对桃花说:
“桃花,听见没有,你娘喊你了,赶紧下地和你娘回去吧。回去早点儿睡觉,明天是星期天,不上学,来奶奶家吃油煮糕。明天咱们给你大姐姐做油煮糕吃,记着明天来时,帮奶奶再端两块豆腐”。
桃花正帮助梅怡整理散落在炕上的教案。听见她娘在喊她,撅着小嘴说:
“奶奶,我不想回去,今晚我和大姐姐睡,我想听大姐姐讲城里的事”。
桃花的话音刚落,桃花娘就掀起门帘走了进来。
一进门就对杨军的奶奶说:
“老赶嫂子,村里的孩子们说,杨军的媳妇回来了,长的可喜人了。我从地里回来,去豆腐坊帮桃花爹把黄豆泡上后,就过来了”。
说完,桃花娘瞅了一眼在炕上整理教案的梅怡,接着又说道:
“老赶嫂子,这位姑娘就是咱们家杨军的媳妇吧?长得可真喜人,像画的一样。对了,老赶嫂子。你看我的记性,我着急跑过来,是想问一问杨军的媳妇,在北大荒见没见过我们家的杏花。村里的人都说,我们家杏花是去东北找杨军去了。杏花从口里婆家跑了出来,快半年了吧,一点儿音信都没有。杏元沟的人都猜测,杏花八成是在北大荒。
杏元沟的人都知道,小的时候,杏花和你们家小军的关系最好,要不是杏花他爹贪图口里孙家的财礼。杏花说不定是小军的媳妇了”。
听了桃花娘的一顿唠叨,杨军奶奶有点儿生气,她怕引起梅怡的误会,没好气的对桃花娘说:
“桃花娘,你是来找桃花,还是来找杏花?你要是来找桃花,现在就把桃花领走,你要是来找杏花,就去北大荒找。再说了,杏花也不可能去北大荒找小军。
杏花是嫁过的人了,杏花心里难道不清楚吗?退一万步讲,就是杏花去北大荒找小军,小军收留了杏花,也会来信告诉我们的,我们的孩子我们了解,这不,小军的媳妇就在这儿,你问一下小军的媳妇,省得咱村那些没事的人乱嚼舌根子”。
梅怡听了杨军奶奶和桃花娘的争论,明白了其中的大致意思,放下手中的教案,从炕上跳下了地,笑着对桃花娘说:
“婶子,我就按杨军在村里的辈份叫你吧!我和杨军在一起插队快三年了,虽然中间我们分开过一段时间,但从来没有听说老家的女孩找过他。婶子,你也许搞错了”。
听了梅怡的话,桃花娘很不自然的仙笑了一下,说:
“小军媳妇说的对,也许是我搞错了,杏花这丫头嫁出去也不让人省心”。
说完,对炕上的桃花说:
“桃花,回家吃饭吧。疯玩了一天,晚上也不着家了”。
桃花听了她娘的话,躲在梅怡的身后说:
“娘,我今晚就不回去了,晚饭我在老赶奶奶家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