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法都想好了,倒像是早有计划。\"
思蓉指尖一顿,随即淡然道:\"不过是多读了些杂书。\"
谢夫人轻哼一声,显然不信,却也不再多问。她展开另一张图纸,上面详细标注了航线与补给点:\"从泉州出发,过琉球,南下吕宋,再转暹罗,这条路线最稳妥。\"
思蓉点头:\"风向正好,三个月内必能抵达。\"
窗外夜色渐渐深,更夫敲过三更,谢夫人揉了揉眉心,终于搁下笔:\"剩下的细节,我自会安排妥当。\"
第二天送走思蓉之后,谢夫人就开始着手谢家破产的事情。
能够做成皇商的人家,名下的产业还不是一般的多,想要合理的破个产,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谢夫人端坐在书房,面前摊开的账本堆得比青瓷花瓶还高。她提笔蘸墨,在\"三月支出\"一栏重重写下:
「购太湖石三千斤,遇风浪沉船,损银八万两」
管家老周站在一旁,花白胡子直颤:\"夫人,这...这也写得太狠了些...\"
\"不狠怎么让人相信?\"谢夫人冷笑,又翻开田产册子,\"城东那三百亩桑园,明日就低价转给陈家。\"
老周倒吸吸一口凉气:\"那可是老爷在世时...\"
\"真是要让人以为我走投无路。\"谢夫人突然将茶盏砸在地上,瓷片飞溅时提高声调:\"败家子!都是败家子!\"
思蓉走后,谢夫人和谢小胖娘俩,推心置腹的谈了一次。
别看思蓉和谢夫人,有事没事的调侃他两句,咱们的小胖子可没有那么傻。
小胖父亲走的时候,他的年纪还不大,谢夫人顶门立户的做生意,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一起。
小胖子的生意经,是父亲的遗传和母亲的言传身教带出来的。
关于朝廷上的风向,他也不是不关注,只不过是,他没有联系到自己身上而已。
他怎么也想不到,无意邂逅的一个小官之女,能和皇子们扯上关系。
谢小胖本来就是商户,又从小没有父亲,他能懂得什么是自知之明。
所以,娘俩制定的计划,就是把小胖子,打造成一个败家子的形象,做什么赔什么,还想要证明自己,不停的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