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站常规挑战赛,乃是洛杉矶奥运周期开启的第一场国际赛事。
虽然赛事级别相对较低,奖金和积分都不算太高,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这样的比赛,对于主力而言,犹如鸡肋。 可对于排名处在中间位置的选手,却是一个获取积分的最佳机会。 因此,却也吸引来了诸如弗朗西斯卡、达科约奇克这种丝毫不输国乒主力的选手。 同时也是各国小将以赛代练的机会。 甚至,参赛选手,不少都是刚参加完巴黎奥运,便马不停蹄,奔赴这个新的战场。 譬如霓虹队的松岛辉空。 巴黎奥运会上,他便是霓虹队的替补。 虽未登场,但未来可期。 与选拔赛不同。 利马站的所有比赛,包括资格赛在内,全都采取淘汰制。 除了决赛以外,都是五局三胜。 参加资格赛的选手,共有二十一人。 分为八区,第一轮每区四人。 不少人因而轮空,直接晋级第二轮。 而陈金、张嘉豪和谢名扬,由于临时报名,并无轮空资格。 谢名扬被分在4/8区,第一轮对手是秘鲁本地选手,名字叫做fabrizioramos。 张嘉豪在2/8组,对手是白俄罗斯的vadimyarashenka。 至于陈金,分在8/8组,第一轮的对手是名叫danimudit的阿三哥。 资格赛最终晋级八人,进入明天开始的正赛。 比赛场地,共有两张球台。 陈金在一号桌,对战阿三哥。 张嘉豪则在隔壁的二号桌,与陈金同时开赛。 作为男队主管教练,李谦一人分身乏术,取舍之后,最终决定做张嘉豪的场外指导。 只剩陈金孤军奋战。 对此,陈金早已习惯,没有半点怨言。 场边热身。 陈金打量了一下阿三哥:“真人跟照片差别有点大。” 但见眼前的阿三哥,留着胡子,戴了眼镜,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成熟和沧桑。 此时,阿三哥的教练,正给阿三哥安排战术。 叽里呱啦,反正也听不懂。 陈金空手做了几个挥拍的动作,静待登场。 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赛事,即便是陈金,也难免有些小紧张。 很快。 在裁判的示意下。 双方入场。 “danimudit,india。” “陈金,china。” 两人握手,自我介绍,相视友善一笑。 这两天,陈金也曾上网,查过阿三哥的比赛资料,想要提前了解一下对方的打法风格。 可惜,找了半天,无功而返。 阿三哥的排名实在太低,两百开外,根本引不起乒坛的关注。 然而。 放眼世界乒坛,又有几个马泷、张霁科、许炘和樊镇东? 更多的,便是像阿三哥这样默默无闻却又充满热爱的选手。 由于是跟阿三哥第一次交手,虽然只是资格赛,陈金却也不敢丝毫大意。 “待会对练的时候,先看看阿三哥的动作框架。” 陈金心下思忖。 握手后。 双方又相互看了眼彼此的球拍。 “右手横板,双面反胶……” 通过对手的球拍和胶皮,陈金心里有了初步的判断。 随即。 抛硬币猜先。 阿三哥拿到发球权。 接过裁判扔过来的乒乓球,陈金哈了口气,这才与阿三哥正手对练起来。 资格赛,没有球童。 因为只有一个球,打完后必须自己跑去捡球。 除非打烂,否则不能更换。 近台对攻几个球,阿三哥撤步退台,沉腰拉球。 “嗯?” 看着对方的拉球动作,陈金心头豁然亮堂,“阿三哥好像不会鞭打发力。” 鞭打发力,需要双腿、腰腹和手臂的完美配合。 更重要的是,在击球的瞬间,手指手腕,突然抓拍,将全身的力量击中在击球点,寸劲爆发。 就像甩鞭子一样。 如此发力,才能将旋转和力量发挥到极致。 可眼前这个阿三哥,正手拉球,几乎都是依靠小臂发力。 手指手腕,几乎都没用上。 “拉球力量一般,落点控制也不稳定……” 陈金心中的紧张顿时少了大半。 当然。 对练拉球,只是基本功的体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