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徵四失论篇七十八

徵四失论篇七十八

人看病可不是随便搭搭脉就完事儿了的。他们得像个侦探似的,先来个“案情初查”,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问诊。可偏偏有些人呢,一上来就直接“把脉大赛”,咔嚓一下,手指头往你手腕上一搭,就开始滔滔不绝,好像已经把你五脏六腑都看透了似的。但您听听这段古话,说的是啥:“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哈哈,这话翻译成咱们大白话,那就是:

“嘿,大夫啊,您看病可不能跟盲人摸象似的,上来就摸脉。得先问问病人,最近是不是心里头有啥过不去的坎儿,愁得跟啥似的?吃饭是不是没规律,胡吃海塞或者饿着肚子?晚上熬夜追剧打游戏,白天又跟床有仇似的起不来?还有啊,有没有不小心吃了啥不该吃的东西,或者被啥小虫虫、细菌给偷袭了?这些都不问清楚,光凭一只手在手腕上‘跳格子’,您说是斗地主呢还是看病呢?这样随便下个结论,说是啥病就是啥病,那不成了瞎猫碰死耗子了嘛!这种粗心大意的治疗方法,简直就是医疗界的‘四大不靠谱’之一啊!”

您瞧,这话说得多接地气儿,多幽默!咱们现在就把这段古训展开来,聊聊为啥问诊这么重要,以及它背后的那些学问。

首先,说说“忧患饮食之失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里头那点事儿啊,跟走马灯似的转个不停。忧愁、焦虑这些负面情绪,可不光是心理上的事儿,它们还会直接影响咱们的生理健康。中医讲究“情志致病”,就是说心情不好,时间长了,身体也跟着遭殃。比如,长期忧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大夫问诊时,得像个知心大哥或大姐似的,耐心听听你的心声,帮你排解排解。

再来说说“起居之过度”。这年头,熬夜加班、通宵打游戏、刷剧到天明的朋友可不少。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生物钟乱成一锅粥。中医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规律生活,身体才能健康。过度熬夜会耗伤阳气,导致免疫力下降,各种小毛病就找上门来了。大夫问诊时,了解你的作息习惯,就是在帮你找病根呢!

“或伤于毒”,这个“毒”啊,不光指咱们平时说的有毒物质,还包括一切对身体有害的因素,比如细菌、病毒、环境污染、药物副作用等等。现代人接触到的“毒”源可多了,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大夫问你最近有没有接触过啥不寻常的东西,或者吃过啥新药,就是在帮你排查这些潜在的“敌人”。

至于“寸口”,那可是中医把脉的宝地,位于手腕内侧,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脉门”。中医通过感受这里的脉象,可以推断出人体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但记住哦,脉象只是诊断的一部分,不能单凭脉象就下结论。就像做菜一样,食材、调料、火候都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佳肴。看病也是同理,问诊、望诊、闻诊、切诊(把脉)四诊合参,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说到看病这事儿,那可是门大学问,得悠哉游哉地品,像品茶一样。你往那儿一坐,俩手轻轻往患者手腕上一搭,嘿,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精准到每一个“脉门”(咱们现代点儿说,就是寸关尺三部九候)。要是连这五大脉象(咱们可以想象成是生命的五条高速路:浮、沉、迟、数、缓)都摸不准,那病人身上的百种不舒服,你可就得自个儿懊恼了,还怪不到老师傅头上去,毕竟,手艺不精,怨不得人啊!

说到这治病的门道,简直就是一场智慧与耐心的较量。有的人呢,治病不按套路出牌,把祖传的医术丢到菜市场当白菜卖,乱枪打鸟,偶尔撞上个好运气的,病好了,他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成了神医华佗再世。哎,我说哥们儿,您那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得意啥呢?

“窈窈冥冥”,这四个字,听着就跟修仙似的,说的不就是那医学之道的深邃与奥妙吗?医学之道,大得能跟天地比肩,广得能跟四海相配。你要是不懂这其中的门道,那可就真是明珠暗投了,明明是光明的智慧,到你手里愣是成了个谜。

来来来,咱们把话儿往开了说,说点接地气的。您知道吗?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这“切”啊,就是咱们前面说的摸脉。现在咱们不讲那么深奥,就用大白话聊聊。你想啊,如果医生摸脉就像摸黑找钥匙孔,那病人得多着急啊!所以啊,咱们得把脉摸得门儿清,才能对症下药。

比如说,你摸到那脉啊,轻轻一碰就像小河流水似的,滑溜溜的,那就是“浮脉”,多半儿是感冒了,得发散风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