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挤到了前排。抬眼望去,只见西边烟尘大起,数百名喇嘛身着黄色僧袍,脚蹬黑色皂靴,正列队缓缓而来。
最前方的百人分成两行,手中的羽葆仪仗交错生辉,金剑银轮在阳光下闪烁,恍若传说中的佛门护法降临人间。
忽然,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呼。
一头披金挂银的白色巨象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视线,象背上驮着一座纯金打造的大轿,轿身四面镂空,珍珠帘子轻轻晃动,隐约可见一位黄袍喇嘛端坐其中。数百名喇嘛围绕在巨象周围,口中诵念着经文,手中的转经筒骨碌碌转个不停,低沉的梵唱声仿佛要穿透云层,直上九霄。
“佛门为广传佛法,常以庄严宝相视人,这八思巴倒是将排场做足了。”徐青望着眼前的阵仗,心中暗忖。
他的目光透过珍珠帘,落在轿中八思巴的身上,神识如细丝般悄然探出,查探对方的气机。刹那间,一股煌煌如大日般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气机纯净光明,竟无一处阴暗角落可藏,直如普照世间的佛光,令人不敢直视。
高台上的八思巴忽然眉头轻皱。他自幼颖悟过人,精通五明三藏,不仅武学境界登峰造极,禅心更是通透澄明,灵台无尘。
此刻,他清晰地感受到一道若有若无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虽轻如鸿毛,却让他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
他稳坐轿中,面上依旧平静如水,心中却暗暗警惕——今日乃为太子祈福的大典,万万容不得半点差错。
巨象缓缓走到高台前,长鼻如巨蟒般扬起,轻轻搭在台上。
八思巴身披明黄色僧袍,足踏象鼻,步伐稳健地登上高台。
刹那间,数万人的广场上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八思巴!八思巴!”声浪直冲云霄,震得阴云都仿佛为之动摇。
八思巴双手虚按,掌心向上,如托日月,喧嚣的人群竟在瞬间寂静下来,唯有风声掠过经幡,发出沙沙的轻响。
徐青站在人群中,目光紧紧盯着高台上的八思巴。
他看到八思巴指尖泛着淡淡的金光,那是藏密武学练至绝顶的征兆;看到对方眉心隐约有红点闪烁,那是禅定功夫深厚的体现;更看到在那庄严宝相之下,一丝若有若无的忧虑暗藏眼底——原来这活佛也并非全然超脱,心中仍有俗事牵挂。
徐青微微侧头,目光扫过广场四周,只见全副武装的蒙古士兵如铁塔般伫立,腰间的弯刀在阴云中泛着冷光;人群中,不乏衣着华贵的色目商人,交头接耳间眼神闪烁;更有几个身着灰布僧袍的中年和尚,双手合十,却时不时抬头望向高台,眼底闪过一丝隐晦的期待。
八思巴在高台上缓缓坐下,双手结出法印,开始诵念祈福经文。他的声音低沉而悠远,仿佛来自雪域高原的古老呼唤,每一个音节都带着莫名的韵律,让人心神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随着经文的流淌,高台四周的香火突然旺盛起来,浓烟滚滚,直上天际,在阴云下形成一片灰蒙蒙的烟雾,将八思巴的身影衬托得愈发神圣不可侵犯。
就在此时,高台上的八思巴突然提高了诵经的声调,双手法印急速变换,一道金色光芒从掌心射出,直冲天际。
与此同时,广场四周的喇嘛们同时敲响了手中的法器,铜钹声、法号声、木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震耳欲聋的声浪。
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跪倒在地,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匍匐,向着高台顶礼膜拜。
徐青却依旧直立着,他的目光穿过重重烟雾,与高台上的八思巴隔空相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