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关键就在奇。
奇的是穴位,也是疗效。
杨鑫几针下去之后过了差不多二十几分钟,沈亚凤立马感觉自己下腹那开始热了起来,紧接着,这股热流就顺着四肢涌动,没一会,手心和脚心就有了温热的感觉。
胸膈膜那里时常堵得慌,偶尔一吃饭还会反胃,但是这一会,沈亚凤感觉胸前不闷,也不堵了,就连呼吸都顺畅了很多。
如此快的疗效,也是让她极为惊讶。
以前她也扎过针,但没有一次是像现在这样,当场就好转了一些。
“怎么样,”杨鑫捏了捏针柄,感觉到气至后,一边抽针一边询问,“有没有手脚心发热的感觉?”
沈亚凤点头,“有,而且那种时有恶心,总觉得胸前有什么东西堵着情况也没了。”
杨鑫道,“嗯,不过这都是暂时的,最多维持一两天,过后就又会出现这个情况了,到那时再来扎一次就行,中午睡个午觉,等到了下午再过来,我给你艾灸一下。”
“对了,有事没事都要记得,多晒晒太阳,特别是早上的太阳,最温和。”
现在很多中医院都会用一种技巧,叫温针法,就是把艾绒插在针柄上烧,而针则扎在患者的穴位上。
针灸大成中其实有描述过,“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于血宜衍,于疾无与也,古针法最妙。但今无传,恐不得精高之人,误用之。则危拙出于顷刻,唯灸得穴,有益无害,日后宜行之。”
说白了,温针法其实就只有通气的作用,最多就是能处理一下经络风寒,疑难杂症用这个办法一点用没有,它既不能发挥针法的效果,也不能完全发挥灸法的作用,并不能做到一加一等于二,甚至疗效远不及其中一项。
但是吧,针法太难了,传承下来的人如果没有学精,那么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稍有不慎还会扎出问题了。
只有艾灸,有益无害,基本不会把人给灸出病来。
现在的中医创新手段,基本上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很多人连古籍都没看过几本,就开始与时俱进,追求中医的创新了。
事实上,无论是扎针还是艾灸,都会调动患者的气血,甚至是以消耗气血的方式来调理五脏六腑。
这也是正气亏损厉害的人不易扎针的原因。
你本身就没有多少资源可以调动,这个时候就得养精蓄锐,等有了本钱,再动用针灸,才能起到疗效,否则气血亏虚的时候强行用针灸,那只能是伤身,根本治不了病。
刚才杨鑫已经给沈亚凤扎针了,暂时缓解了她身体的一些症状,接下来这段时间就不宜马上艾灸,需要等她吃点饭,气血逐渐平缓,然后再艾灸。
其实一般情况下,今天扎针了,就不需要艾灸。
要做也可以隔天再做。
但沈亚凤是乳腺癌,里寒过重,扎针只能缓解不适,并不能对里寒起到多少效果。
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
艾灸是除寒的最佳手段。
而艾灸之中,最厉害的除寒,当属天灸,俗称晒太阳。
几乎每一个患者,杨鑫都是建议他们多晒晒太阳。
不只是三伏天,平常都需要晒一晒。
就像家里的被子一样,长时间不见阳光会受潮,有异味,还可能滋生螨虫、细菌等等。
人体也是一样的,里寒就等于是身体内部受潮了,没有阳光的温度进来,自身又不运动让心火震动产生热量,那可不就被细菌病毒攻占了嘛。
等到它们一点点攻城略地,自然就会把战场打造成自己的基地,肿瘤就是它们进攻的堡垒,癌细胞就是它们的军队。
当你感觉到痛的时候,就是它们进攻的时机。
晒太阳就是在给五脏六腑加buff。
其实研究中医久了,就会发现中医最高深的治未病理论,全都是不怎么要钱的。
这也是中医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原因。
你最牛的东西,都是最简单,适合大众的。
人家最牛的东西,那都是最复杂,最贵的,只适合精英阶层,少数群体。
两相对比,谁更具有经济价值,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听了杨鑫的叮嘱后,邵伟二人应下,离开医馆吃了个饭,回家小憩了一会,便在下午三点多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