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付应焻几人也没闲着。
他们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去季红阳的工作室见习。
忙碌程度比不上杨鑫,也差不了太多。
几人偶尔也去过几次民医馆,但那也是开馆前夕,都没有多少人去。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杨鑫很少回宿舍后,他们也没空询问民医馆的情况,直到班里的同学在医院见习得知国医大师廖一鸣辞职去了民医馆后,他们几个就不淡定了。
杨鑫的民医馆有个国医师父就算了,这已经是成都众多中医馆中,最牛的存在。
结果又来了一个国医大师。
这就等于说,民医馆现在的国医大师配置,跟成中医附属医院一样。
附属医院他们若是想进去,在学校起码也得非常优秀,同时还得有人脉才行,但杨鑫的民医馆就不同了。
都是哥们还能不给个岗位?
更何况他们也不弱,只需要有个位置凭本事吃饭。
杨鑫呵呵笑道,“行啊,等你们毕业了要是想来随时都能来。”
付应焻他们五个,除却付应焻,还得读四年大学。
四年之后民医馆的规模可能已经铺开了,到时候是什么样杨鑫也不好说,但收留付应焻他们五个,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沈高等人听到杨鑫这番话,开心到爆。
他们在见习的时候,可是没少听说成中医毕业的学生,有一大半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他们,还没毕业,工作就稳了。
有个当老板的舍友就是好。
沈高笑道,“鑫哥,民医馆现在一天能接诊多少?”
史浩洋他们也是格外好奇。
快三个月了,民医馆怎么着也应该经营的差不多才是。
要不然杨鑫也不会忙的连宿舍都回不来。
杨鑫道,“现在每天的接诊量,应该在三百多快四百的样子。”
卧槽!
史浩洋惊道,“多少!?三四百?”
付应焻道,“这么夸张了吗?”
沈高也是一脸惊讶,“这人数涨的也太快了吧,照这个趋势,半年岂不是要到五六百?”
杨鑫笑道,“差不多吧,不过六百多应该就是医馆能承受的极限了,毕竟位置就那么大点,医生也不多。”
要是算上养生班,可能这个接诊量还能再涨一涨。
唐骏道,“那也很厉害了好吧,你才发展了多久,现在又有国医大师坐镇,到时候再把位置搞大一点,多招些中医,说不定能把接诊量搞到破千,啧啧,要是一个中医馆能达到这个数据,应该不比附属医院里的任何科室差吧。”
杨鑫道,“那应该差不多,成中医附属医院的日接诊量差不多六七千左右,各科门诊平均下来,应该是四五百,真要是破千了,估计能跟中心医院拼一拼。”
成中医附属医院到底还是中医院,虽然也有西医的医疗器械,但是在接诊量上,明显是不如正宗西医院的。
据他所知,中心医院的日接诊量,应该是一万多。
差的科室门诊量可能是七八百,好的科室门诊一天差不多得有一千五六人次。
民医馆要是能破千,那绝对是成都第一中医馆了。
但杨鑫不会盲目追求接诊量。
原先将中医馆在成都铺设开的计划一直没变,他需要在成都摸索出一种适合的模式,然后再将这个模式复制到武汉。
所以,一家独大,不如多点开花。
闲聊一阵,付应焻几人便开始埋头写作业了。
杨鑫没有学业上的烦恼,他们可是每天都在发愁。
不过愁归愁,该学的东西自然是一丝不苟。
如今又有杨鑫给他们兜底,那学起来的劲头可就更足了。
就像杨鑫开学的那段发言,学中医就算不能给别人看病,最起码要做到求人不如求己。
要不然这个书岂不是白读了。
……
翌日一早,杨鑫来到养生班继续练习。
顺便跟不少患者聊起了身体状况,有人表示练了功之后,确实是不太一样了,以前疼的地方,现在不疼了,大便不畅通的,现在也基本解决。
也有人表示没啥感觉,不过早上练完,精神头比以前好很多。
还有人练了不到十天,就有了头晕乏力的情况,大便也是黑色的。
对于这种情况,不用杨鑫解释,带着他们练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