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主任,早啊,没想到您竟然是第一个到的。”
“呵呵呵,年纪大觉就少了,季主任呢?”
“我去喊老师。”
“不用,你还要接待其他人,我自己进去就行。”
“行。”
……
“杨鑫,哈哈哈,我来了。”
“叶导,你这是……”
“给你送两个花篮啊。”
“真是的,破费了。”
“跟我客气什么,没几个钱。”
……
“廖老,您怎么也来了。”
“怎么,我不能来啊。”
“瞧你说的,您来我绝对欢迎。”
“呵呵呵,不止我,老冯和老张等会也要来。”
“哦?”
……
不知不觉,民医馆大批大批的人过来庆贺开业。
除了四位国医大师在场以外,很多省级名中医也是纷纷到场,以及成中医的教授老师,还有医院里的不少医生,粗略估算至少有四十多号人,场面极其壮观。
张惟固等人也是早早抵达了民医馆,当他们看到前来庆贺的人,有些是他们导师的导师,还有些是平常都见不到几面的知名中医,国医大师时,他们也是小小的震惊了一把。
不过一想到这家医馆背后是季红阳,那就合理多了。
“我怎么感觉这些人好像都没有怎么跟季教授聊,反而是拉着杨鑫一直在讲话,尤其是那几个国医大师,按理来说,杨鑫就只是季教授的徒弟,还是个大一新生,怎么会被这么多知名的中医关注呢?”
“我也很奇怪,季教授的徒弟也有好几个,前几天一直教我们的那三个师哥,不就是季教授的徒弟吗,好像也没见这些知名的中医跟他们聊。”
“没看出来吗,这家医馆明面的负责人就是杨鑫,说明季教授很重视这个徒弟。”
“这我知道,关键是,为什么呢,一个大一新生为什么会被国医大师重视,还不惜花重金搞个中医馆让他来经营,最重要的是,这经营方式你见过吗?”
“没有,我是头一次见到有这么大方的老板,真的很担心他这么干,往后医馆能不能开的下去。”
“……”
海学路大街上,不少行人时不时朝这边看来。
他们并不认识什么名医,只知道这个新开的医馆,好像还挺气派的。
医馆内,庆贺的人参观着民医馆。
里面的装修风格也是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特别是那个圆弧形的十二门诊,以十二时辰来命名,确实很有特色。
不过最让大家惊讶的,还是二楼。
那么大的面积,居然全都是为患者运动准备的场地,说实话,有点奢侈。
“红阳,这中医馆可比你的工作室大不少啊。”
“十二个门诊,以那个诊疗系统的便利程度来看,一天的接诊量估计可以达到三四百。”
“嗯,这个接诊量可不小啊,要知道,一个县城的三甲医院每年的接诊人次也只有二三十万左右,一个中医馆一年能有十万左右的接诊人次,很夸张了。”
“这么看,只要疗效能够得到一个基本的保障,医馆想要做起来,应该没什么难度。”
廖一鸣三人对杨鑫还是比较看好的。
即便是没有附加产业,这家中医馆也不可能赔钱。
顶多就是赚的少而已。
当然,前提是杨鑫能够将中医馆运营到他们说的那个接诊量。
否则一天就一百个接诊人次,只怕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
“杨鑫,你有信心将接诊人次提高到三百吗?”廖一鸣笑道。
冯子敬和张正兴看向杨鑫。
接诊人次的提升,看的就是疗效。
中医馆不同于医院。
医院毕竟是公家单位,它本身就有公家背书,有着天然的信任优势。
私人医馆不同,你想让人家相信你,就得把病治好。
如此,才能够达到口口相传,让更多的老患者带新的人过来。
这最开始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人都是从众心理,人少的地方,大家普遍觉得不太行。
比如餐馆,一家火到排队,隔壁却是生意凄惨,但往往很多人宁愿排上一两个小时,也不会去隔壁吃。
医馆如果一直处在患者稀少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