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知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况且不需要益州豪族起事造反,只需要让秦州粮草转运不畅,便足矣。”
郑承旭明白孙南寻的想法了。
从夜雨探明的情报可知,秦州攻打灵州、庆州,粮草大多来自益州。
这就导致秦州粮草转运线路很长,一旦中途出现变故,粮草转运就将陷入停滞。
缺粮是战场之上,最大的变故。
郑承旭沉思良久,道:“孙先生,你的提议我会跟父亲商量。”
孙南寻闻言,不由得说道:“公子,郑公既然已经决定退隐,那么非紧急必要的事情就没必要得到郑公首肯。
公子可跟长孙将军、白先生他们商讨,只要他们同意,便可让夜雨展开行动。”
郑承旭若有所思的看着孙南寻,后者面色如常。
片刻后,郑承旭微微颔首。
“多谢孙先生提点。”
“公子客气了。恰逢乱世,敢争才能赢。”
郑承旭有些恍惚。
这句话,很多人都对他说过。
这时,敲门声响起。
而后,一名黑衣汉子快步走过来。
“公子,收到消息,安和县子一行最快明日傍晚之前就可抵达日月县。”
这么快?
原本在郑承旭的预计中,李柏川他们至少要拖延半个月。
未曾想,还提前了。
翌日,傍晚。
一辆马车冒着风雪,缓缓驶入日月县城。
驿馆外,郑承旭面带笑意看着走下马车的李柏川。
“乘风兄,多年未见,风采依旧啊。”
李柏川作揖回礼:“世丰兄,别来无恙。”
今日李柏川一行刚到日月县,自然不可能洽谈结盟事宜。
故而,郑承旭以老友身份邀请李柏川小酌。
煤球炉旁,两人相对而坐,且没有叫人侍奉一旁。
郑承旭给李柏川斟酒后,道:“我以为来的会是你大兄。”
李柏川平淡道:“大兄现在可是大忙人,哪有时间担任使者来日月县洽谈结盟事宜。我不同,只是闲散人员。”
郑承旭直接拆穿:“闲散人员能担任并州都督府监?我才是真正的闲散人员。”
李柏川忍不住发笑。
因为他发现郑承旭言语中透露着一抹艳羡。
“听闻郑公亦是退隐了?”
郑承旭颔首。
不知为何,李氏和郑氏的族长相继对外宣布退隐,且态度非常强硬,不容任何人质疑。
“那你慌张什么?”李柏川说道,“豫州虽未成立都督府,但是你已经参与豫州政务,又何必在意官职虚名。”
郑承旭苦笑一声。
他不在虚名,但往往有时候虚名代表着一种认可。
李柏川端起酒杯跟郑承旭一碰,转而道:“听闻你今年专门去丰郡面见秦王,收获如何?”
郑承旭神情变得严肃。
“收获巨大,却也令我感到压力巨大。”
“哦?说说看。”李柏川来了兴趣。
他曾与大兄交谈过,只是大兄并未细说,这让他心痒难耐。
郑承旭说道:“正如我父亲所言,秦王乃当世豪杰之一。秦王年纪与你我的子侄相差不大,所取得的成就,却超过了你我两大世家。
秦王独具魅力,这一点与历朝历代开国帝王相似。我与之交谈,一直处于下风,却又不会生厌。”
李柏川神色一滞,而后惊讶的问道:“你被秦王的气质感染到了?”
“是的。”郑承旭大方的承认了。
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他虽年长秦王且是郑氏长公子,可身份地位与秦王相比较,还是差的太远了。
从一介商贾之子,成长为执掌四州的君王,可不是说说而已。
至少,郑承旭扪心自问过,若是没有家族帮助,景平十年换他前往秦州担任州牧,他最多只能执掌秦州一地。
郑承旭说了很多,足足说了一炷香,李柏川听完之后,眉头紧锁。
郑承旭说的很多话,大兄也对他说过。
简而言之,秦王值得一见。
李柏川将酒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世丰兄,听你说完,我真的想飞奔前往秦州,拜访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