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十,正值秋收。,6/1′k^s¨w′.`c\o′m,
安阳郡,新山县。
自秦牧成为秦州牧执掌秦州以来,新山县便是安阳郡的人口大县。
秦牧清晰的记得,景平十年的时候新山县人口便超过十五万。
现如今,新山县人口早已超过二十五万,是安阳郡人口最多的县。
人口多的重要原因便是县内可耕种可开荒的土地非常多。
所以新山县也是安阳郡的产粮大县。
田间地头,农户正在欢喜的收割粟米。
今年不算是丰收之年,收成只能算是中等。
但是只要不是灾年,百姓的脸上就会有笑容。
秦州令庞冲,安阳郡太守杨治,以及新山县令孟兴等人跟随在一旁。
庞冲见秦牧注视着田间的粟米,解释道:“大王,新山县乃是安阳郡水利设施最为完善的县之一。由于今年秦州天气普遍干燥,州内河流水量不大,故而收成不喜人。”
秦牧颔首。
秦州的天气状况,狄轻舟也跟他提到过,他自己也能感受得到。
在古代,种田是真正的老天爷赏饭吃。
若是老天爷不开心,直接来个大旱或大水,那么一整年都没有收成,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所以秦牧一直都在说,尽人事听天命。
秦蜀灵,包括今年刚刚占领的庆州,水利道路设施的建设一定要排在所有工程建设的前列。
水利建设是为了保证在天气正常之下,可以有更好的收成;也是为了保证在灾年,能够减少一定损失。
道路建设则是为了加强各个州郡之间的联系,确保灾年能够更快响应,更快的调动物资赈济。
新山县内主要种植的是粟米,其次是小麦,然后是黍米,也就是黄米。
整个秦州,乃是大炎北方,粟米是种植面积最多的粮食。
俗话说得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其次呢,若是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还会少量种植水稻。
像隔壁的庆阳县,就种植了不少水稻。
只不过,近两年都督府在调解秦蜀灵三州的耕种,后续秦州以及灵州将主要种植粟米和小麦,不再种植水稻。
水稻将由益州耕种。
秦牧觉得都督府的决策非常好。
益州的自然气候最适合种植水稻。
秦牧见农户在卖力收割粟米,不由迈步走下农田。
他伸手抽下一支粟穗。
粟穗长得像狗尾巴草,粟米簇聚在一起,轻轻一撸粟米就会掉落下来。~墈~书*君^ ?首?发-
今年收成不好,从粟米没有往年饱满就能够知晓。
秦牧将粟米放在手中,用手指搓了几下后,就将一粒粟米放入嘴中。
秦牧抬头看了眼日头。
临近中午,百姓也不会回家吃午饭。
百姓基本上是一日两食。
早食最重要,要吃饱,这一天才有力气干活;晚食吃得少,要早点睡。
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一日三食。
秦牧思索片刻,决定去前方的村庄走访一番。
今日秦牧来新山县走访,并没有隐藏身份。
加之庞冲、杨治等人跟在身后,也根本没办法隐藏身份。
百姓得知秦牧来,乌压压的跪倒在村门口迎接。
秦牧随手招了几名百姓,让他们在前面带路。
新山县虽没有归属咸阳府管辖,但距离咸阳城并不远。
所以新山县的百姓,算不上富裕,但温饱没有任何问题。
秦牧一路走过来,看到了很多翻新的房子,还有在建的房子。
百姓手中有可耕种的土地,手中有粮食,心里自然就不慌。
在古代,粮食就是钱,有钱了,自然就会去追求更好的日子。
秦牧走进一户百姓的家中,来到厨房逛了一圈,还特地看了眼米缸。
缸内都是粟米和面粉。
秦州农税低,加上农户名下都有土地,除非把粮食都卖了,不然家中肯定是不缺粮食。
农户家中的女主人,还从地窖里取出一个麻袋,里面装着笋干和木耳、野菜干等等。
然后女主人还告诉秦牧,家中阁楼上还有三个麻袋的粟米和小麦。
从妇人脸上的笑容,秦牧感受到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