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咸阳。¨微?趣′暁?说.罔· ·庚_辛.罪·筷¢
都督府衙,廨房。
一名小吏快步走进来,来到狄轻舟面前。
“府令,大王批复的奏折已送回,还请观阅。”
狄轻舟放下手中折子,拿起小吏递过来的奏折。
不多时,狄轻舟神色自若的放下。
“将大王批复的奏折抄录,存档之后逐级下发。另,让吏司于主事来见本官。下午集议推迟半个时辰。”
“诺。”
旁边的廨房中,魏廷云、张邰以及杨伯祥三人当即拿到了抄录的奏折。
张邰和杨伯祥两人脸上闪过一丝讶色,而后并未说什么。
虽说两人推荐的人选没有上位庆州令,但罗文鸣的能力和政绩的确挑不出毛病。
罗文鸣担任蜀郡太守之前,便已经担任了四年越隽郡郡守。
罗文鸣是秦州所有官员中,地方执政经历最多的一批人。
由罗文鸣担任庆州令,足见大王之考量。
杨伯祥心情还是不错的,徐昭虽没有争得庆州令,却也升迁担任庆州长史。
若能够在长史一职上过渡顺利,往后不论是调任地方还是中枢,仕途皆是一片光明。
此外,还有一件事引起了张邰和杨伯祥的关注。
大王在批复中提及,往后若非特殊情况州令不再由太守直接升迁,且府衙内官员要熟悉地方政务。
这句批复值得深思。
如今,秦州下辖四个州,官员数量非常庞大,且已经有四个长史了。
州令升迁,往后多半是从长史之间挑选了。
后半话指向中枢官员,大王的想法亦是不难猜测。
抽调部分官员下放至地方任职。
不多时,有吏员走进来告知“狄府令决定将下午集议推迟半个时辰”。
杨伯祥和张邰走出廨房。
两人廨房就隔着一条回廊。
“仲业兄,如何看?”
杨伯祥说道:“都督府衙各个官署官吏的确需要磨砺一番,我的想法是轮流下放官吏至地方任职,只是此举会有隐患。”
张邰一针见血:“轮换下放至地方,中枢官员与地方官员来往必定更加密切。待到官员任期圆满回到中枢,怕是会成为地方官员的靠山。”
杨伯祥微微一叹,道:“我先与狄府令交流一番,下午在集议之上讨论一番。”
短短半天时间,罗文鸣调任庆州任州令,以及徐昭调任庆州任长史的消息,便传遍了整座都督府衙。
并未引起太多讨论。
凡是能够上推荐名单的官员,皆是主政一方的大臣,其能力无需怀疑。!幻/想′姬\ !更¢歆^醉!快′
府衙内的中下层官吏讨论最多的反而是庆州府的组建,以及庆州后续的治理。
庆州乃是真正的中原之州,旁边就是京畿地区。
但同样的话,面临的压力亦是最大。
秦州与并州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可调和,一旦并州攻秦,首当其冲便是攻打庆州。
庆州已经成为了秦州的门户。
……
京畿,宁化县城。
苏洪恭敬的站在驿馆外,翘首以盼地看向街道尽头。
终于,一辆马车出现在视线之中。
马车停下来,苏洪连忙迎上前。
“宁化县令苏洪恭迎尚先生。”
尚文益走出马车,面带笑意。
“苏县令客气了。”
尚文益说道:“在下只是路过宁化县休整,明日便离开。”
苏洪一愣,道:“尚先生远道而来,本县已备好酒宴,恳请光临。”
尚文益笑道:“苏县令盛情相邀,在下定当如期而至。”
苏洪大喜。
当天晚上,宴厅中。
推杯换盏之后,苏洪试探性问道:“尚先生,不知秦王殿下对宁化县有何看法?”
尚文益笑了笑,道:“苏县令可宽心,宁化县归属京畿,与庆州井水不犯河水,秦州不会侵犯宁化县。”
闻言,苏洪内心苦笑不已。
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秦州的“侵犯”。
过去半个月内,接连有百姓举家迁入庆州。
有很多村庄,现在已经人去楼空。
据衙役粗略统计,已经有上千百姓离开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