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群雄割据,争霸一方 > 第337章 他乡遇故知

第337章 他乡遇故知

。”

左宗峰语气微微一沉,问道:“仓房走水的原因,有探查到吗?”

“目前只知道有歹人扮成匠人,放火成功之后,便跳江逃离。”

左宗峰问道:“看守仓房的士卒呢?”

王应东无奈道:“昨夜酩酊大醉,方才转醒。”

左宗峰脸色终于变得难看。

“我们来之前,水军大营的将领是谁?让他立马滚过来。”

很快一名将领便被带了过来。

“左将军饶命,左将军饶命。”

“军法从事。”

左宗峰瞥了一眼,便做出了决定。

一炷香后,夜狮子一名统领走进水军大营。

郡城中的某处民宅。

顾洪忠听着陶山的汇报,脸上笑容愈加浓郁。

“很好,接下来让得手成员尽快离开汉江郡,你今晚跟着我一起北上去襄阳。”

陶山问道:“大统领,我们要在襄阳行事吗?”

“不,我们去襄阳有别的事。”

……

秦州,咸阳。

十一月初三,申时一刻。

考场大门打开,九百多名应考的士子相继走出考场。

走出之后,众人三五结伴,相邀去群贤楼、酒楼、茶馆和勾栏瓦子。

谈论之间,皆是第一轮招贤考试的题目。

穆松龄、张振和苏泉三人坐在考场外的茶馆棚子中,喝着热茶驱寒。

苏泉叹气道:“最后一道策论,我所答内容,细细想来,并不让我满意。”

张振宽慰道:“苏兄何须叹气,最后一道策论完全着眼于实际,你我从未干过农事,能够下笔作答已是不易。”

穆松龄慢悠悠的喝着茶水,道:“上千名士子,估计没有一个人能够完美回答最后一道策论。”

张振和苏泉不由得颔首。

第一轮考试最后一道策论题目很大:农事。

就两个字,但作答必须从实处下笔。

比如你想写春耕,就必须把春耕从头到尾的写明白,什么时候耕田,什么时候育种,育种的时间是多少,等等都应该写出来。

题目给出的要求是“应该”,而不是必须。

但考生都明白,没有写出来,必定难以拿高分。

应考的上千名士子,皆是读书人,对农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怎么可能写出完美的作答内容。

忽而这时,穆松龄神情有些惊讶。

他看到一名年轻士子刚从考场走出来。

中途应考的士子考试时间都是顺势后移,让穆松龄惊奇的是此人他认识。

张振和苏泉顺着穆松龄目光看去之后,也是一惊。

出来的士子,他们两人也认识。

并且,因为两人分别出身杭州和楚州,对此人非常熟悉。

苏泉惊讶道:“陈仲达,他竟然也来了秦州?”

张振疑惑道:“以他的性子,来秦州能够得到重用吗?”

穆松龄摇头道:“不好说。”

说完,他便起身朝着陈仲达走去,张振和苏泉两人紧随其后。

陈仲达正在低头思索事情,全然没有感受到有人朝他走来。

直到有人拦在面前,才反应过来。

陈仲达看到穆松龄,脸上浮现一抹笑容:“思明兄,你也来秦州了?”

穆松龄作揖道:“文宇兄,两年未见,别来无恙啊。”

两人寒暄之后,张振和苏泉走过来。

陈仲达虽然不认识两人,但在穆松龄的介绍之下,三人也是相互见礼。

来到茶馆坐下,穆松龄便问道:“文宇兄,你刚才是在思索考题吗?”

陈仲达点头道:“是的,我在作答最后一道策论之时,犯下了一个错误,没有考虑到其实北方也能种稻。”

随后,陈仲达主动分享了他的作答内容。

穆松龄、张振和苏泉三人听完之后,神情呆愣。

张振问道:“文宇兄,你对农事为何如此了解?”

陈仲达尴尬道:“我在苏州之时,有些时候吃不饱,便去城外庄子帮忙农务,庄子农户都会留我下来吃饭。”

闻言,三人目瞪口呆。

陈仲达可是一名士子。

在大炎,想要获得士子身份,一定要通过郡级学府的考校,然后上报州级学府报备,最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