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拉着王原,低声说道:“眼下主公正在大肆收权,对寒门出身的人才非常看重,你要抓住这次机会。”
王原认真的对着马进施礼,“多谢马大哥相助。”
“你我兄弟之间,何须在乎这等虚礼。”马进拍了下王原的肩膀。
王原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波动。
……
秦州,秦关。
一万六千三百名灾民看着巍峨的关隘,莫名感到一阵心安。
昨天晚上在白楠县,是他们这一个月以来,吃的最好最饱,睡得最安稳的一晚。
秦关城门口,已经搭好了一百多个营帐。
每个营帐中都放置了煤球炉,还准备了热水。
灾民抵达之后,被第一时间安置进入营帐。
紧接着,二十名书办分别走进营帐。
“所有人,过来排队登记,办理临时户籍,办理好之后,就可以去领取冬衣和食物。”
灾民们立即聚集过来。
“叫什么名字?年龄?”
“柳二和柳妹儿。我今年23,我小妹今年5岁。”
书办快速写好,便递过去一张纸条。
“你妹妹记在你的名字,别弄丢这张户籍证明,每天食物发放都要核对。”
“多谢官爷。”
柳二将纸条放好,安顿好小妹,便走出营帐。
营帐外的空地上,秦州士兵正在发放食物和冬衣。
已经有不少灾民领到了食物。
一碗粟米饭和两个炊饼,还配有小菜。
柳二接过食物,刚想转身离开,就被士兵叫住了。
“柳二,等一下,你的小妹有额外的食物补贴。”
说话间,士兵将一小碗白汤递过来。
“这是鱼汤,里面有一小块鱼肉,所有十岁以下的灾民的都有。”
“多谢军爷,多谢军爷。”
“不要谢我,要感谢庆阳侯,这是侯爷特地吩咐的。”
“啊…对,要感谢侯爷,感谢侯爷。”
柳二小心翼翼端着鱼汤回到营帐。
“大兄,这是什么,好香啊。”
“这是侯爷恩赐给你鱼汤,喝之前要先感激侯爷。”
小女童对着鱼汤磕了个头,才大口的喝起来。
在灾民大快朵颐吃饭时,一名书办走进营帐。
“所有人快点吃,吃完饭之后,就要把你们送入秦关。”
一名胆大的灾民起身问道:“官爷,是送我们去秦州城吗?”
书办回道:“不是,你们会被安置在连安县和新山县以及荣和县的百姓家中。”
闻言,营帐中的灾民都愣住了。
有人问道:“秦州百姓愿意接纳我们吗?”
书办说道:“你们可以放心,各地官府会处理好。秦地百姓都很淳朴友善,你们无需担心太多。”
说是这么说,可灾民还是很担忧。
不过已经到这个地步,他们也别无选择。
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听从安排。
连山县,城门口。
随处可见驴车、骡车和手推车。
张老宝坐在一辆骡车上,不时的跟旁边的一名汉子聊天。
一名老汉走过来,在张老宝屁股上踢了一脚。
“三叔,你干吗踢我?”
“老宝儿,刚才我叫你,你没听见?官府发的煤球,你不要了?”
张老宝一听,连忙跳下骡车,跑了出去。
很快,张老宝就扛着一箩筐煤球回来了,脸上还带着笑容。
“三叔,官府真大方,三十个煤球就这样送给我们了。”
老汉瞪着眼睛:“别乱说话,这是灾民和我们共用的煤球。我可是告诉你,把灾民领回家,千万别克扣物资,否则村正饶不了你。”
张老宝点着头:“三叔,你就放心吧,我家肯定不会亏待了灾民。”
下午末时四刻左右,第一批安置在连安县的灾民就到了。
一共有七千八百七十七名灾民。
灾民到了之后,等候多时的秦地百姓立即上前,打量着灾民。
秦地百姓脸上连上都带着悲痛的表情。
他们想到回鹘蛮子侵略秦地时的场景。
那个时候,他们比眼前这群灾民还要惨。
灾民神色各不相同,有的低头,有的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