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紫云商铺。
一袭月白缎纱的韩紫苓,看着手中的报纸,陷入沉思。
韩巧儿将一块红枣糕塞入小嘴巴,含糊不清的说道:“小姐,在报纸上打广告真的有用吗?”
韩紫苓回过神,轻声道:“有效的,《秦州时报》的广告效果,在商人群体中非常出名。
现如今《秦州时报》的广告位,已经扩展了三次,可广告位依旧排到了两个月之后。”
紫云商行的广告能够登上八月第二期的《秦州时报》,是因为秦州商会客卿成员每两个月,可以直接获得一个广告位。
“小姐,那你在沉思什么呢?你连红枣糕都不吃了。”
“我看到报纸上提到了‘水泥’这个新颖的名词,并且这个水泥是营造司研制出来的。”
韩巧儿低下小脑袋,瞪大眼睛看着报纸。
只见报纸上写着:州牧府令狄大人要求营造司加快水泥制造,路厕确定将在八月二十五开始修建。
韩巧儿好奇的问道:“小姐,这个水泥是何物啊?”
韩紫苓微微摇头道:“我也不知,但在路厕的修建中,水泥一定有着重大作用。”
她将《秦州时报》自五月发行以来的所有报纸,都认真研读了一番。
韩紫苓发现,《秦州时报》写在时政民生区的内容,都不是无的放矢。
很多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信息。
不止是韩紫苓注意到了水泥,很多喜欢读报的商人都注意到了。
更严格的说,他们注意到的营造司。
水泥由营造司研制并生产,那么水泥必定不普通。
韩紫苓将报纸翻了一面后,神情一愣。
在这期的报纸最后,宣传司又撰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标题叫《于家娘子的一家》。
同样的,这篇文章以于家娘子的视角展开。
深入讲述了于家娘子一家的生活。
文章中,有一处情节让韩紫苓大为震惊。
情节是:于家娘子有一天出门劳作,她的儿子看着娘亲提着木马子出门,感到非常不解。
“阿娘,你为什么要带着马子去城里啊?我听阿爹说,城里有茅厕啊。”
于家娘子揉着儿子的脑袋,说道:“城里的茅厕是给男人用的,娘亲不能用。”
“是坏人不允许娘亲用茅厕吗?”
于家娘子解释道:“因为娘亲是女子,要尊礼法,所以不能去茅厕,跟坏人没关系。”
“那孩儿长大之后,给阿娘盖一个茅厕。阿娘有好吃的都给我,我要成为有孝心的孩子。”
于家娘子欣慰的说道:“你有这份孝心就行了,就算你盖了茅厕,娘亲也不能使用。”
“为什么?”
“因为礼法。”
“礼法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它没有娘亲吗?”
于家娘子立即训诫自己的儿子:“礼法是圣人设立的,要尊重圣人。”
“可阿娘,难道圣人没有……”
这个情节瞬间戛然而止,可韩紫苓看完后,差点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于家娘子的儿子没说完的那句话,太犯忌讳了。
不止是韩紫苓,所有看完这段情节的人,都吓到了一大跳。
因为这篇文章,关于是否要修建女厕的讨论,直接达到了顶峰。
而且,支持修建女厕和反对修建女厕的百姓,差点爆发冲突。
广武街头,两拨人正在对峙互喷。
“礼法不可废,修建女厕成何体统?”
“为何不能修建女厕,女厕就如同一个小房子,难道女子在房中也不能如厕吗?”
“强词夺理,女厕如何能与房子挂钩?”
“……”
双方争论不休时,一个怒吼声传来:“难道你们都没有娘亲?你们的娘亲出门在外不需要如厕吗?”
此话一出,犹如惊雷在耳边炸响。
反对的人顿时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
一位老者颤巍巍的说道:“不可理喻,不可理喻。”
一名年轻的汉子冷笑道:“我不可理喻,但我有娘亲啊,我阿娘还在家里等着我回家吃饭呢。”
说完,这名汉子就傲然离开了。
汉子说的话,直接让那位老者昏倒过去。
现场瞬间变得混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