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太后一向厌恶蔺太妃。
不过,与其说是厌恶,不如说是羡慕。
她羡慕蔺太妃一入宫就得了当时太后的喜欢,不像她,只是同先帝闲聊的时候对朝政发表了看法,就被打发去佛寺祈福。
而口口声声说爱她,承诺会接她回去的皇帝,居然在一年后便有了新宠。
她恨,她怨。
她不痛快,那所有人都不要痛快。
于是她看着皇帝,虚弱道:“皇帝一向孝顺,不过我这身体确实没什么事,如今宫务让你母妃管着,我也安心养病。”
薛太后说着,又看向蔺太妃,缓缓道:“只是没有想到,有一日还能见蔺妹妹来看我。”
蔺太妃笑了:“孝文太后有一句话我很是赞同,这人呀,只要活的久,就什么都能见到。
所以太后娘娘得听太医的话,按时服药,尽早将身子养好。
宫务一事,既然皇帝信任我,交到我手上,我定然会尽力做好。”
皇帝也在一旁说道:“母妃说的是,母后您就好好休息。
这些年,你也是辛苦了。”
薛太后面容似乎有那么一刻僵硬,蔺太妃口中的孝文皇后便是她的亲姑母。
将她赶去佛寺的人,她恨那个让自己吃了许多年苦的人恨的要死。
本来在那人死了以后,她觉得往事已经随风消散了。
但在蔺太妃提起的时候,她心中依旧不可避免的再起波澜。
不过她也不是年轻时候的暴脾气,她轻轻咳了几声,说道:“我自然是信任你的母亲的。
有她在,我也就放心了。”
薛贵妃也在一旁道:“也是臣妾不争气,若是得用些,也不用太后娘娘与太妃娘娘如此劳累。”
皇帝神色和缓,开口道:“你也是忧心母后病情。”
初夏坐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不知怎么的,几个人就说到什么后宫事情多,怕累着她姑母。
然后要安排几个妃子协理宫务的事情。
这个时候皇帝开口道:“朕看罗婕妤就很好,不过只有罗婕妤一人是不行的,所幸两位表妹还能帮衬着母妃。”
皇帝口中的表妹肯定就是蔺家的两位姑娘。
薛贵妃和薛妙俩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蔺向烛和初夏。
“那怎么样。”太后脱口而出,在皇帝诧异的目光下,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蔺家两位姑娘云英未嫁,即使是自家亲戚,又怎么好插手兄长的家事呢?”
太后说了出来后,也觉得这个解释很生硬,因为她年轻的时候,也曾随着姑母孝文皇后一起管理宫务,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入宫。
姑母打算从她和堂妹之中为先帝选皇后,后来……
皇帝的话打断了皇帝的回忆,太后之听到皇帝坚定的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母后未入宫时,不也是随着皇祖母处理宫务吗?
母后能做,蔺家的两位姑娘自然也能做。”
“皇帝说的是,若是太后娘娘是担忧影响了我那两个侄女的声誉?那就更不必担心了。
能有这份经历,只会让她们之后的婚事更顺涂,我的侄女们志向远大,想招赘在家,常伴父母膝下呢。”
蔺太妃笑着说完,又朝初夏招招手,道:“初夏过来,姑母听说你刚入宫的时候在太后娘娘面前失礼了。
太后娘娘虽然大度不计较,但你也不能顺坡下驴,如此没有礼数,快向太后娘娘赔罪。”
蔺初夏很听话的向太后道歉,走近了才发现,太后的脸色确实很难看,很憔悴。
但即使如此憔悴的面容,即使已经生了华发,即使脸上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依旧不掩其美貌。
当她注视着你的时候,你会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你会觉得她是一个和善的人。
但在刚进宫的时候,她并没有这种感觉,或许,同原身是一个近视眼有关。
天天待在屋子里读书绣花,眼睛早早的坏了,人一离的远一些,便会觉得面目模糊。
幸好有眼镜这个东西。
初夏默默的想着,看着太后,天真无邪的说:“太后娘娘,你真和善啊,姑母说您不会责怪我的,果真,您原谅我了。”
薛太后见小姑娘的脸红扑扑的,一脸真诚的看着她,毫无心机的样子。
心想,这肯定不是皇帝喜欢的样子,皇帝不喜欢这么孩子气的女人。
太后想到了蔺家更为出色的女儿,蔺向烛,眸色深了深,她不由的伸出手,让蔺初夏再上前几步,拉着她的手说:“你姑母当真是这么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