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义海的所作所为,慧能并不是一无所察。/咸/鱼`墈,书_徃· \勉′费′阅′毒\
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虽然年老了,但一点也不糊涂,对于发生的事,很有自己的判断。
一直以来,他都没有为自己选接班人,一来他认为自己这不够老,还有充沛的精力办好寺内事务。
二来,他确实没遇到合适的人选。
以前,寺里也接收了很多的行脚和尚,其中有不少很优秀的人才,但这些人的目标并是白云寺。
白云寺对这些见多识广的和尚来说,根本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他们在游玩了一番后,又飘然而去。
地处北国,很难留住优秀的南国儿郎。
要想培养接班人,还得从本土人士中挑选。
近几年,他加大了这方面的努力。
前几年,有一个青年僧人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一番考察,对方的各方面都使他满意。
正当他要加大对他的培养力度时,这个人却不辞而别,于一个晚上神秘地失踪了。
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使慧能分外伤痛。
此人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
之后,他把目光转向了义海。
义海来他身边并不长,之所以打算把他作为接班人培养,也是没办法的事。
主要是慧能确实感到自己老了。^1,7?n′o·v~e?l+.\c^o/m,
以前做什么事总感觉精神满满,现在,总是感觉头发昏,一天到晚打瞌睡,已经没有精力处理各种事务了。
选择接班人的事,不再象以前那样可有可无,仿佛可以是很遥远的事。现在随着自己体力不佳,变得紧迫起来。
以前,他手底下还是有一些老实可靠的和尚可供选择的。后来,在义海来了之后,这些人渐渐离场了。
这曾引起慧能的注意,这是否与义海有关。可惜还没来得及查,自己的大脑便出问题了,这事就挂了起来。
现在的这些和尚,都是后期义海推荐来的。
他们都是头一次出家,一切都处于适应中。
这些人对义海十分地尊重,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无条件地执行。
从这些人中选接班人的话,除了义海,还真没什么人可供挑选。
对慧能打击最大的,是发生在半年前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把他彻底击垮了。
那天,他发觉,有四个僧人不见了。
“怎么几天都没见到他们几个?”慧能问道。
“他们几个于前几天一同失踪了,”义海答道。
并告诉慧能,他们几个人走的并不光彩。
原来那几天寺里收了一笔钱,放在帐房里。*0.0\暁`税^旺, .更_鑫+嶵*筷¨这天,义海准备取些到肖镇买东西,不想到帐房后,发现房门开着,房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很明显,这笔钱被那几个人盗走了。
义海来这儿后,对寺里的一些不合理行为,进行了改革。
最初,寺院的待客之道,从供应斋饭,到安排善士的住宿,以及做法事,都是免费的。
寺内主要的收入,来自一些善士的捐赠。
这些收入,基本能够维持寺里的一切开销,而且还会有节余。
本来如果不能够维持收入平衡的话,慧能就要从自己的私人小金库里,拿出相应的钱补充亏空。
后来这笔钱从未使用过,证明寺内收入运营一直良好。
后来,义海又建议对来访客人实行多项收费。慧能极力反对,说寺庙乃是弘扬佛法的地方,金钱的味道过重会影响人们的修行,对此不建议。
但是此举却遭到了寺内众僧的大力支持,而且义海也承诺,只是搞个小实验,如果感觉不合适,可以随时停止。
谁知,正常运转后,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慧能也没有精力再管这些事了。
他当然不知道,这些都是义海背后操纵的。
而且他的身体这样糟,也是义海背后使坏的结果。
为了使慧能失去管理寺院的能力,义海每天往他饭食里,下小剂量的药粉。
这些药粉的作用主要是麻痹神经,使人瞌睡易困,并且还会使人大脑发生迷糊,不容易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当然,他使用的剂量很少,并不会使这个人在精神层面出现大问题。
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