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就笑:“老爷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平日里,沈玉阑但凡用了一点心思,齐宇舟都能笑逐颜开的。如今这样被关切了,岂不是得高兴坏了?
沈玉阑嗔了紫苏一眼,轻哼一声:“你就说个痛快吧,等你将来嫁出去了,看我再收拾你。”
顿时紫苏就不敢说话了,一张脸更是红成了个大苹果。
待到回了将军府,光武侯夫人已经安顿得妥妥贴贴的。沈玉阑先过去了一趟,见光武侯夫人面色不大好,靠在软枕上没精打采的样子,便是上前行礼,又道:“娘快别担心了,养好身子才是要紧的。”
“怎么能不担心?”光武侯夫人叹了一口气:“一个儿子在宫里,也不知会不会有危险。另一个儿子,也是一样陷入困境,时刻都可能被牵连。我又如何能放心?”
沈玉阑笑了笑,也不绕弯子,直接就如了对方的愿,保证道:“只要宇舟和我还在,就肯定不会对大哥坐视不管。再说了,宇舟千军万马都过来了,又那里怕这一点阵仗?谁敢动宇舟,不仅是和宇舟过不去,也是和我们沈家过不去。我父亲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沈峻之一天还带着兵,那么上位者就肯定要给几分薄面。
而齐宇舟又从未和谁结党营私过,最大的过错,了不起就是没有扶持之功罢了。这也不会影响太大,顶多就是以后不再被重用而已。
可是性命,那绝对是无虞的。光武侯夫人得了想要的答案,倒是笑了笑:“果然娶了你,是咱们齐家最好的一件事儿了。也算是齐家祖宗保佑。”这话有些过了,连沈玉阑自己也有几分不好意思了,腼腆的害羞了一回。不过有又几分自豪和得意,心想要是有录音机就好了,将来给齐宇舟听听,看他还敢不敢取笑她,说她不能干?
章节目录第二百三十七章 动荡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下,好不容易熬过了年关,到了春天。以往这个时候,闷了一冬天的公子小姐们,便是开始春游踏青了。于是少不得京城就开始渐渐的热闹起来。
只是今年……即便是到了春日了,街上的行人依旧步伐匆匆,稀少可怜。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世家大族。都将自家的子弟管制得严严实实,不许轻易出门。
因了圣人的病,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国子监主持着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法事。为的就是替圣人祈福。所有人其实都真心盼望着圣人能够快些的好起来。
可是显而易见的,这场盛大的祈福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圣人的病情,再一度恶化了。甚至连看折子的能力都没了,只点了荣贵妃的儿子允王和九皇子,四皇子一同监国。
三个皇子一同监国,加上朝中大臣们,在处理国事的时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坏就坏在,三个皇子,并不是同心协力,而是颇有些各自为政的意思。圣人没有经历也没了能耐管这些事情,如今自然也只能随着去了。
起初三个皇子互相制衡,加上也都刚开始监国,所以倒是也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可是就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各自露了端倪了。
沈玉阑每每听闻三个皇子又在朝堂上争执不下的消息,都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各自为政,还能达成统一意见那就怪了。长此以往下去,国家岂能不受影响?只怕影响实在是大了去了!
甚至,沈玉阑盘算着,实在不行,她就去乡下庄子上避避风头。如此一来,虽然不能完全不被影响,可是至少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只是……这么扔下了齐宇舟,她却是又舍不得。
如今沈玉阑日日都盼着一件事情:圣人最好是赶紧好起来,要么,就赶紧的死了,好让新帝登基。不然这么一直耗着,与谁都是个折磨。
可谁知老圣人就这么一直熬着,死活不肯驾鹤西去。
沈玉阑也只能无奈被动的继续在这种气氛中熬日子。
而就在这种氛围中,沈峻之班师回朝的消息也传回来了。如今,估摸着最多一天,沈峻之就肯定能赶回来了。
李氏得了这个消息,也不敢再呆在沈玉阑这儿,忙不迭的先回去沈家了。毕竟,沈峻之回来肯定是不可能住在女儿这里,必然回家。在那之前,好好收拾准备亦喜爱,准是没错的。
不过竞哥儿沈玉阑却是留下了:“明儿父亲回来,我直接就带着过去了。姨娘要忙,他在一旁也碍事。横竖在这里,也给我做个伴儿。我婆婆也喜欢他。”
放在沈玉阑这里,李氏却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