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雪中悍刀行(张若昀、李庚希主演) > 第113章 老供奉帷幄庙堂,穷书生曲水清谈(4

第113章 老供奉帷幄庙堂,穷书生曲水清谈(4

和轻重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标准,一般士子哪敢说死当谥文正,连狂士都不敢。

一经揭穿,往小了说去,就是品行不端,往大了说,指不定就要有牢狱之灾。那个读书人一本《四经章句集注》落水都心疼得不行,显然是寒门出身。心事被外人说破,这位书生神情慌乱稍纵即逝,很快就云淡风轻,继续低头吃那半个冰镇西瓜。徐凤年说穿其心事后,却没有得势不饶人,而是被谥号一说勾起了心事。文臣重谥,理所当然,武将功勋也不例外。与武字搭配的相对较少,但也有十八字之多,故而有“大丈夫当谥十八”的说法。武谥中“毅”字夺魁,前九分别是毅、烈、宁、靖、平、襄、敬、敏、肃,传言大将军顾剑棠已经钦定谥号武敬,毅、烈、宁三谥,仍是巨大悬念。

武官不比文臣,谥号归属往往偏低,一般而言能有前九就是莫大荣耀,这与世族当政鄙视将种有关。当然,若武将能以文字谥,更是荣上加荣。这只独宠于那些出身豪门的武官,例如棠溪剑仙卢白颉能够入仕,死后谥号未必不能以文字带头;徐骁对此一直不太上心,总说三代以后还能有个过得去的美谥就足够。因为朝臣诸公不管当时如何得宠,如何功冠朝野,死后美谥追改恶谥不是特例。

徐凤年的怔怔出神,被报国寺内一阵哄然叫好声给惊醒,想必是王霸之辩已经开始,某位清流名士的言谈得到了好评。

寺内有曲水流觞,清谈名家们沿水绕廊席地而坐,酒杯漂流到谁面前,就有美婢负责端起,交由辩士,一饮而尽后,便可抒发胸臆,若是引来共鸣,获得叫好,便可再饮,若是言谈泛泛,则要自罚三杯,一旦有人起身反驳,输者便要退场。江南道推崇清谈,没有哪位清谈大家不是这种战场上的常胜将军。私下有人记录退场人数,湖亭卢氏的卢玄朗,退场六十二人,未曾被谁退场,稳居江南道清谈名士前三甲。但与未尝一败的卢玄朗地位并列的其余两个,都列席参与了今日报国寺王霸之辩,可谓是一桩罕见盛事。其中一人是共计退场一百余人的袁疆燕,被誉为江左第一,喜好执麈尾,潇洒出尘。另外一人则是报国寺的高僧殷道林,士林尊称不动和尚,不言则已,一鸣必惊人。他当年与刘燕和卢玄朗的成名两战,《易象妙于见形》与《才性四本》之争都在报国寺,可以说报国寺能成为江南道清谈圣地,除了风景优美,借势于魏紫姚黄在内的数千株牡丹,更多归功于这个口碑极好风雅一流的老和尚。

徐凤年啃完了西瓜,问道:“你想不想参加这场辩论?听说只要随便赢几个,比考取功名还有用。”

只咬了几嘴西瓜的书生笑着摇了摇头,自嘲说道:“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才说了几句就被赶出来,也不知道是赢了还是输了,应该是输了。与我辩论的那位袁氏士子,估计会被记录退场一人吧。”

徐凤年余光瞥见女冠许慧扑出了报国寺,径直走来,他视而不见,只是看着眼前书生,微笑道:“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我猜辩论时你就孤零零一人坐着吧?”

走近了的道姑出声道:“殿下这次猜错了。”

徐凤年一脸恍然道:“是许姐姐带着进去的?”

道姑许慧扑笑着点了点头,解释道:“陈公子满腹经纶,尤其精于王霸之辩,独具匠心,曾托我给许拱阐述军政利害,简称《呈六事疏》,被大将军评点为不拘一格,殊为不易。”

徐凤年略微惊讶地哦了一声。午饭时与大姐徐脂虎闲谈聊起了许慧扑的家世,姑幕许氏以龙骧将军许拱为家族砥柱,这位清谈、军政两不误的大将军出身豪阀高门,主持江南道三州军务,颇有小藩王的架势。任内做了许多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饬吏治,毁誉参半。徐骁对此人评价不低,既然能被公认眼高于顶的徐骁说成不错,自然是相当厉害的角色了。至于那份在泱州泥牛入海的六事疏,说出来可能连许慧扑都不信,徐骁书房就有一份,亲自圈画了许多,对于如何巩固边防以及解决财用大匮,更是有过拍案叫绝的举动,这是徐凤年亲眼所见,其分量毋庸置疑。

来湖亭郡的途中,他曾专门让禄球儿弄来一份,只是没料到出自眼前穷书生的手笔,只是不知这位陈公子与许慧扑怎么就有了关联。豪门女子与寒士的瓜葛,只是才子佳人小说里的美好桥段,尤其在门第之见深重的江南道,更是不现实,这恐怕也是王东厢《头场雪》在江南道市井中格外抢手的根源。

宴席上,徐脂虎直截了当说了许慧扑与卢白颉以及卢、庾、许三家的恩怨情仇,这名女冠与穷书生有猫腻儿显然不可能,那就更让徐凤年好奇了,难不成这书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