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争名夺利而不会给王朝制造太多的麻烦——只要看看书中的那些排名靠前的武林人物遇到了多少来自其他武林人物的挑战和麻烦,就会一目了然。所以,《武林典诰》的制作和颁布,看起来是武林专业排名的信息发布,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手段,或者干脆说是当朝皇帝政治阴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意思的是,在明显带有官方色彩的《武林典诰》之外,还有一份不为人知的、更具有专业水平的英雄榜,那就是藏别悟先生暗中制作的《神武兵册》。名列《武林典诰》中的大名人,除了宣任运之外,竟无第二人能够入选《神武兵册》的「神武十子」即前十名之列;而进入「神武十子」名录的楚中禅、孟子牙等人,在江湖武林中却始终是默默无闻。这种情况,不仅说明赫赫有名的《武林典诰》入选标准的局限,从而不能将真正高水平的天下英雄囊括于其中;更表明「名可名,非常名」或「一切名相,皆是虚妄」的道理禅机。这一《神武兵册》,也正是藏别悟先生的「别悟」所在。所以,在《武林典诰》中名列前茅的许多中原武林精英,竟挡不住兵王离魂等人砍瓜切菜般的随意冲击,与其说《武林典诰》的排名不如《神武兵册》那样准确,不如说世间之名,本身就含有太多的虚妄。
这就是说,书中的天下英雄榜,非是天下英雄榜,是名天下英雄榜。说到底,只不过是一段引言,一个话柄而已。
二
这部小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武林传奇,而是借武林故事写出人间万象,进而借人间万象刻画出人类欲望、情感与佛性。小说中的武林世界及其矛盾冲突,牵涉到不同的团体、民族、国家,也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还牵涉到个人的欲望、利益、个性和尊严等不同因素。这样的写法,不仅为作者的玄奇想象和创新虚拟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与情理基础,也构成了小说的丰富复杂的情节和庞大精巧的结构,又使得小说显得气势恢弘且大气磅礴。
乍看这部小说,犹如进入迷宫。其叙事情节的复杂性,来自其叙事单元及其关系的复杂性。它不似通常的武侠小说那样,仅仅是讲述一个武林正派集团与邪派集团之间的善恶斗争故事,而是描绘出武林之中不同的武功门派、不同的世家宗族、不同的帮派团体所组成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似敌似友、时敌时友、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复杂关系。从东海霸帝庞动战领导下的海盗组织,到西北大漠地王手下的九鹰悍匪;从南方的苗疆九星教,到北方的边境县官衙役;从老字世家,到破烟山庄;从银、鼎、藏三老为代表的武林正派,到魔教教主宗无畏为代表的邪派,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矛盾冲突,形成了这部小说武林世界的基础地平线。
进而,以羽墨先生为首的蒙古兵王五子,当然也是一种武林势力的代表,但他们的理想目标,则是为了蒙古民族的利益,甚至是要恢复蒙古民族对中原大地的统治地位。与之相对,中原武林自然也就形成、或必须形成一个相应的民族武林,这就形成了小说叙事的第二级平台。
继而,由于兵王五子绑架了包括日本、波斯、不列颠、法兰西、意大利等八国王公贵族,使得小说中的武林争斗,又带有明显的「国际」色彩,从而出现了小说叙事的第三级平台,即国家利益集团及其相互冲突。足利贝姬、柳生天心、柳生水月、柳生未来等扶桑武士进入中原,固然是一种武林势力,也代表着异邦与异族,同时也带来了国家的意念。
更加复杂的是,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又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不同头绪或层面。
首先是政治层面。
这部书中最厉害的角色并非普通的武林人士,而是明朝永乐皇帝,因为他拥有无可比拟的权力,而且一向不择手段。这一人物的存在,使得小说中的武林人间,笼罩在政治的阴云之下,也使得小说中的所有团体、人物及其所有行为纲目,都被染上了政治色彩。
书中的魔教教主宗无畏、宗王师父子,实际上也不是普通的武林人物,而是有其独立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因为他们拥护的是失败了的建文帝,所以他们自称「正明教」,而当朝皇帝则蔑称其为「魔教」。小说中的《武林典诰》的制作者银、鼎、藏等人,由于是受皇家聘请,所以也就拥有毋庸置疑的政治身分。
若再细一点看,老字世家掌门人及其四大掌柜与老奶奶之间的权力斗争;足利贝姬与其手下暗藏的大日圣教的权力冲突,也都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变体。
其次是经济层面。
经济利益及其矛盾,可以说是政治利益与矛盾的一种延伸,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