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礼很快就来到周家,满满当当的几十挑子,这又被上京议论了好些天,聘礼下了,便定下了日子,冬至前的日子。
期间,默芸依旧按部就班的过着日子,一点都没有新嫁娘的紧张和羞涩,仿佛这个嫁娶跟自己没关系一般。
若说默芸的不淡定,就是要一起陪嫁过去的常嬷嬷那天神神秘秘的递给了没有名字的一本书,用布包着,十分的神秘放在默芸的书桌前,临走前还让默芸找个没人的时候好好的学。
默芸临睡前便打开,借着烛火翻开书,竟然是男女欢爱的图,默芸一脸懵,然后站起来将书丢到一边,一张脸红得跟关公似的,过了一会儿,默芸又打开那本没有名字的书,颇有兴致的看完了。
亲迎的日子到了,这天,默芸一大早就被拽了起来洗漱,首先到了家祠那处,跪下,柔柔的道:满门祖宗请听,今朝我嫁,未敢自专。四时八节,不断香烟。告知神圣,万望垂怜!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庆,夫妇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如鱼似水,胜蜜糖甜。
虔诚的拜别的祖宗,就被带到听雨斋去上妆发了,默芸闭着眼睛,任由她们折腾,睁眼时已经换了个模样,妆略微的浓,但也将默芸媚的那一面全都展了出来,再来就是千万发丝,原本垂下的头发与额前的头发都被梳了上去,露出饱满又圆润的额头,将默芸整个幼稚的气质去掉,取而代之是一种纯种带欲的韵味出来。
再加上蒋风霁送过来花冠,纯金打造,雍容华贵的,往上一带,默芸觉得自己听到脖子咔嚓一声的声响,太特么重了。
一切准备就绪,蒋风霁也亲自带着长长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的往周家的方向来
蒋风霁眉眼都是含着笑的,一身红衣官服,身前披着大红花,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一群人看着蒋风霁下马,便迅速组了个人墙,不允许蒋风霁进去,其中闹得最欢的就是北哥儿。
可蒋风霁是带兵的好手,三下五除二的将一早准备的红包分派到人手,趁着他们数钱之际,快速的进了周宅。
新姑爷来了,夏竹喊道,老太太不舍的握了握默芸的手,然后亲自将红盖头盖上
默芸被人搀扶着小心的往外走去,前厅里,蒋风霁与默芸给长辈敬茶
周老大眼含热泪的看着默芸“默儿,父亲自知自小给予你的不多,但如今你出嫁,日后要好好的”
周吴氏倒也算镇定“默儿,今儿你出嫁,望你在夫家能孝顺公婆,相夫教子”
默芸行礼
外头有人喊了一声“吉时到了”鞭炮声传来,默芸呆滞了一下,这一刻她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心有些空,所以愣了愣,蒋风霁见默芸没有踏步,便伸手握住默芸的手,亲自扶着默芸慢步的往门口走去,蒋风霁的手有些汗,但也不妨碍他紧紧牵着她的手
默芸被牵到花轿处,坐定后,才拿起帕子将手中的汗擦掉,然后将眼中的泪水隐了回去,手中的蒲扇轻轻的摆了起来,着实有些热了。
跟在花轿旁的夏竹和小鱼,时不时开解默芸,让她开心,又怕她饿,总之照顾的很是周到。
喇叭声响起,过许久,花轿才停了下来,从轿门口处伸来一只手,默芸看着,这是蒋风霁的手,手掌里有许多老茧,是长期拿兵器拿的。
默芸握了上去,便被他紧紧的握住。
按照当时的习俗,新娘进门前脚是不能沾地的,所以必须在地上铺上布和毡席,同时,还要一个人捧着镜子在前面倒行,引领新娘入门。
新娘入门前要跨过三样东西:鞍、草、秤;还有一个人要在前面撒谷豆,以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预示着保家人平安、门丁兴旺。
而这一切,一旁的常嬷嬷一边扶着默芸,一边细细的交代着,默芸也跟着做。
进了门,自然是要拜高堂与天地,每一拜,蒋风霁都细心的将默芸扶起来,这让默芸的心莫名的安定着。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蒋风霁用同心结倒退着将默芸牵入新房,便是“撒帐”礼,丫鬟婆子一边撒这桂圆,莲子,红枣等,说着大吉大利,百年好合。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目是春风。。。这样的祝词
常嬷嬷笑呵呵的将两人的头发都剪了一些下来,相互绑起,嘴里念着结发祝词:千秋万代,结发长生,大吉大利。
随后便是“合髻”礼,喝交杯酒,合卺交杯,永以为好。仪式这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