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两人结伴而行,一同乘源石车前往皇宫。
云亦歌亮出身份,顺利的进入到皇宫之内,立刻有小太监将两人引入御书房,请两位在此等候,随后就退出去了。
两人相视一眼,祈辰挺立,云亦歌却在御书房转悠起来。
“御书房的书都是精品,很多都是在外看不到的珍品。”云亦歌随手拿起一本,翻看几下,又放回原位。
祈辰视力极好,站在御书房中间就能看到书名,很多都是在师父的茅屋中看过的,看来师父的收藏也颇为不凡。
云亦歌转悠的来到书桌旁,桌子上还摆着笔墨,一张巨大的宣纸上面写着一句诗词: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云亦歌不自觉的念了一遍,顿觉神采飞扬:“好诗!这应该是陛下所写,笔法大气随性,颇有王者风范。”
祈辰也点点头,确实是好诗。
忽然门外一声大笑,随后推门而入,“云爱卿觉得是好诗,那就算得上是好诗。”正是昊翊贞,旁边跟随着傲寒。
云亦歌鞠躬敬礼:“陛下万福金安。”祈辰见云亦歌未跪,也同样鞠躬行礼:“陛下万福金安。”
傲寒见到祈辰,十分惊喜:“祈哥!听小冶子说云兄与一位少侠一起入宫,没想到是你来了!”傲寒声音带着惊喜,三年来傲寒名声大噪后时常与外人寒暄,相较之前话要多了些。
昊翊贞看看祈辰,第一眼没有认出,只觉此人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皇室血脉自是不凡,眼光独到,隐隐觉得祈辰修为颇深。微微打量,看到团团后心中一惊,竟对这毛茸茸产生了些许惧意,它的气息,让昊翊贞联想到宫前的雕像“望天犼”,但猫头兔耳的形象又有所不同,不再看团团,平复心情:“你可是祈辰?”
昊翊贞从心中一惊到平复,表情始终没变,但心理活动落入祈辰眼中,不由对团团的身份产生好奇。
“陛下,正是草民。”三年前匆匆一面竟能让陛下记得,或许这是一个皇帝的基本修养。
“没想到陛下与祈辰也算旧识,祈辰是微臣的好友,也是傲寒的好友,遂擅自请祈辰陪同微臣一同进宫。”云亦歌来到祈辰和昊翊贞身边,缓缓道。
“无妨,朕很是欣赏祈辰,一别三年果然没让朕失望。云爱卿带来了朕朝思暮想之人,怎会怪你。”昊翊贞是不是真的朝思暮想难说,但这言语中的情真意切还真容易让人相信。
“陛下厚爱,草民惶恐,三年一别没令陛下失望,乃是草民的荣幸。”祈辰在这种场合也只能说起漂亮话来。
傲寒想与祈辰叙旧,但陛下在场不可喧宾夺主,只能先按下心中无数的话。
三人寒暄完毕,昊翊贞开始了正题。“云爱卿,我永华百姓正身处水深火热,朕有心治国却无力,皇叔不顾朕的阻拦执意要与苏斯开战实在是令朕寝食难安。朕心系黎民百姓,深知要以百姓为重,怎可民心未安还竖外敌?”昊翊贞悲痛,眼中尽是对百姓的怜悯。
云亦歌略微沉吟:“与苏斯开战竟是胤王爷的意思?此举确实不妥,我身为永华的宗门子弟,自然是要为永华的百姓着想,理应劝阻胤王爷。”
祈辰在一旁没有插话,心里看的门清,让昊胤与苏斯宣战只是昊翊贞的计谋罢了,不过昊胤也确实贪婪,不顾百姓只为自己的利益,才中了昊翊贞的计谋。而这只是昊翊贞多重计谋的其中一条。
见云亦歌这么说昊翊贞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心中稍稍放心了些。
四人结伴游走在宫中的小道上,路上风景优美,引人心怡。
昊翊贞迈着四方步,不急不缓的说道:“天下英豪,年轻一辈中当属你们三人与朱晖雀宫素明。”
祈辰听着心里发笑,或许陛下只是想说他们二人和朱晖雀宫素明共四人,除了傲寒其他三人分别是三年前武道大会的前三名,而傲寒则是八强中的唯一一个“草根”人物,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在年轻一辈中影响力很大,是无数同为草根之人的奋斗目标。
随后祈辰的神感却告诉祈辰,陛下心中当真有意将祈辰与傲寒同列,帝王的眼光独到异常,已看出祈辰的不凡。
傲寒当下摇摇头:“陛下赏识罢了。”
四人走着,竟遇到昊胤,昊胤带着随从,脚步匆匆,两方相遇,昊胤一方众人向陛下敬礼。
“胤叔,朝中众多事务值得您消磨精力,何需因琐碎小事频频驾临?” 昊翊贞的话语中充满了不经意的忧虑与温和,掩饰着其锋芒。
“臣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