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的连续发问,让易中海有些措手不及,易中海看了秦淮茹一眼,说道:“东旭是个聪明的人,可是他心思不放在工作上,秦淮茹是因为家庭原因分了心,加上她的文化程度不够。”
周岩摇了摇头,说道:“一大爷,你这个解释有点勉强,三字经上都说了,教不严师之惰,你做了贾东旭七年的师傅,到头来就这么一句,这没有说服力呀,何况还有秦淮茹,你可不要跟我说家庭拖累,隔壁二车间的梁拉娣师傅,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人家家里还没老人帮着照顾,家庭负担可比秦淮茹更重,人家梁师傅只比秦淮茹早进厂也就两年多,人家现在已经是五级焊工,更重要的是,人家孩子教育的也好。”
正低头卖可怜的秦淮茹,听到梁拉娣的名字,就恨的牙痒痒的,轧钢厂一线岗位,大多数都是体力活,所以一线女职工人数不多,而且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
秦淮茹和梁拉娣是为数不多的,年轻漂亮的女职工,两人都是顶替丈夫的岗位进厂的。
梁拉娣的丈夫,是二车间的三级焊工,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为了给怀孕的梁拉娣补充营养,大冬天的凿冰捞鱼,掉进了冰窟窿里面,被救上来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梁拉娣刚进厂,跟秦淮茹一样都是一级工,六年的时间已经升到五级工,成为二车间的骨干力量。
梁拉娣刚进厂的时候,家里情况可比贾家困难的多,刚出了月子就进厂接班,小女儿要吃奶,只能哥哥们送到厂里,梁拉娣抽空喂一下孩子,一天两三次,大人受罪孩子也受累,可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把几个孩子教育的挺好。
为了养活几个孩子,梁拉娣也跟同事有过暧昧,只是大家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加上她工作上无可挑剔的表现,能接济她的都会接济一二,她跟秦淮茹在厂里的名声是截然相反的。
秦淮茹最讨厌别人,总是将自己跟梁拉娣比较,她也想过像梁拉娣一样,倚靠个人的努力养活全家,只是梁拉娣那样的生活,她支撑几天就受不了了。
秦淮茹此时却不得不站出来,脸上挂着泪水,说道:“周医生说的是,跟梁师傅一比,我真的相差太远了,靠人不如靠自己,就是为了我的几个孩子,我接下来也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一大爷,以后厂里就靠你多费心了,我争取年底考核的时候更进一步。”
易中海心里不乐意,可是脸上还要露出开心的笑容,说道:“秦淮茹,我们工人的根本还在于技术,我年纪大了,这么多年工作的经验,总不能到时候跟我一起退休吧,只要你肯下苦功夫,我肯定毫不保留。”
眼前师徒和谐的一幕能持续多久,周岩心里没数,接着说道:“上次王主任说过四合院捐款的事情,我这几天也反复思考了一下,我们院里住户不少,大家的日子都不是很好过,一旦家里出点事情,小日子立刻就捉襟见肘了,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大家议一议。”
周岩的话,说到了闫阜贵的心里去了,三四十块的工资,要养活一家老小,前些年的日子真不好过。
这两年阎解成于莉夫妻补贴家用,家里的日子才好过一点,可是眼瞅着几个孩子长大了,更大的花销还在后头,所以每次易中海提议捐款时,闫阜贵都心疼不已。
在易中海看来,周岩离开四合院,只是早晚的事情,除了上次贾张氏推了周瑶,周岩很少理会四合院里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周岩要进红墙医疗组,这可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四合院里的事情,周岩就更顾不上了,所以他很想听听周岩的意见。
为了把傻柱秦淮茹凑成一对,易中海可谓费尽心思,她帮着秦淮茹立贤妻良母的人设,帮傻柱立古道热肠热心助人的人设。
可惜傻柱贾张氏是猪队友,秦淮茹更是不争气,为了点蝇头小利,在车间里跟人不清不楚。
一熊孩子的想看看周岩的主意,就说道:“周医生,我们开会就是想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任何人有意见,都可以提出来,然后让大家伙一起讨论。”
周岩说道:“这个年头,大家伙最怕的是生老病死,随便碰上一件就要拉饥荒,临时把大家伙凑到一起捐款,有的人家是真的咬紧牙关往外掏钱,否则会被人家说三道四,可是掏出的钱,又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心里总不太痛快。”
闫阜贵深有感慨的说道:“前几年解成还没工作,每次院里捐款,接下来几天都是吃糠咽菜。”
秦淮茹叹了口气,贾张氏作的孽,周岩始终不肯轻易放过贾家。
只要事关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