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启沉浸在冥想法的修行中。
没了驱使祭坛移动的消耗,他体内的魂力终于开始一点点增长。
不一会儿,周围的死气就被祭坛吸收一空。
停下修炼,感受着体内微微增长的魂力,袁启思考起接下来对墓葬地的探查。
墓葬地中极有可能存在危险,不然也不会让一个壮年男子失陷在里面。
但袁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他要验证心里的那个猜想。
并且那里的死气非常浓郁,能够极大加快他修炼魂力的速度。
袁启打算琢磨一些自保的手段,保证自己能安然返回。
想到这里,他托起手掌上悬浮的微型祭坛仔细研究起来。
袁启其实一直对武魂的性质很好奇。
这种既能作为实体显化在体外,又能化为虚体存于意识的事物着实神奇。
除此以外,武魂还有许多不引人注目的小细节。
比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缩小,作为实体时非常坚固且具有相应重量。
在海上时没有条件,袁启只能放下这些想法。
现在到了安全的环境,他便又将这些想法捡了起来。
对于现在手段匮乏的袁启来说,要是能活用武魂,对他的帮助无疑非常大。
抛出微缩祭坛,隔空注入魂力。
袁启试着像御剑术一样在空中操纵祭坛,做到御敌于千里之外。
祭坛刚离开手掌不远,他就发现祭坛失去了感应,魂力没了注入目标只能在体内打转。
飞出的祭坛也开始解体,几秒就消失不见。
用魂力再次将祭坛塑形,感受着体内减少了一截的魂力,袁启摇摇头。
御剑那样操纵祭坛行不通,武魂离体太远会自动解体。
而且祭坛脱离身体后,消耗的魂力骤然提升,这对目前魂力微薄的袁启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接着袁启开始测试武魂的重量,他发现随着祭坛变大,重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但祭坛最多只能放大到袁启渡海时的状态,也就是刚好能容纳一人落脚的大小。
这个大小被他称为完全形态,此时祭坛的重量大概有四百斤,相当于三个成年男子的体重。
放大祭坛时,袁启还发现了之前没注意到的一点。
从微缩形态变为完全形态的速度是由注入祭坛的魂力决定的。
也就是说,只要袁启想,他完全可以注入大量魂力,瞬间让祭坛变为完全形态。
察觉这一点后,袁启立刻对利用武魂进行战斗有了想法。
“质量就是速度,速度就是力量。”
“战斗时,我可以将微缩祭坛握在手心向敌人打去。”
“这是由我本身力量进行的第一段加速。”
“第一段加速完成后,往祭坛中注入魂力,祭坛变大,质量发生变化。”
“此时,祭坛会因为增加的重量进行第二段加速。”
袁启思考了一下,又想到祭坛可以被魂力驱使进行移动。
这个作用本被他忽视了,因为靠祭坛飞行消耗太大,在地面移动又有摩擦力,因此这个鸡肋的功能只在海上有用。
此时他灵机一动,觉得可以利用这个能力进行第三段加速。
虽然载人飞行消耗太大,但若只在空中加速一小段问题应当不大。
“祭坛还可以放大感知,战斗时将心神与祭坛交融,可以料敌机先。”
袁启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敌人本以为自己打来的是一拳,却没想到拳头里藏的东西能把他的脑袋都压进胸腔里。
“是不是有点残暴了?”
这个想法刚一冒出就被袁启否定,佛有慈悲心,亦有金刚怒目。
若真有人让自己使出这种手段,只能说明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麻烦。
麻烦,就要被解决。
袁启心中一片漠然,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是,拥有了超凡手段后,他隐隐开始用神话中的存在与自己对比。
作为世界上最初的超凡者,袁启虽然自觉与以前没什么不同,但一些细小而深刻的变化却在他身上发生着。
“神明大人,我给您烧了热水,您要洗浴吗?”
轻快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鹿云带着烧好的热水摇摇晃晃走了进来。
看到桶里热气腾腾的水,袁启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在海上漂泊了两天,浑身的味道可以说十分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