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早,众妃嫔已经聚在御花园。
现在正值春季,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青草也绿的不像样。
如此令人欢愉的景色配上赏艺会,背后却有一场阴谋在进行。
等太后和皇帝落座后,处于花海中的人们也安静下来,纷纷回到座位上。
温嫣儿内心却无比的紧张,因为她身旁坐着的正是张贵人,等会即将有一个“出丑开幕式”等着她。
“张贵人的琴艺了得,在京城那是远近闻名,不知可为我们献上一曲高山流水?”
温嫣儿立马回过神来,想必是在古筝琴弦上动了手脚。可如果在琴弦上做了手脚,就会弹断琴弦。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温嫣儿从剧本中得知:太后一早就赋予张珊珊“京城第一琴艺”的称号,可不仅仅是御花园中这么多双眼睛在盯着,更是满京城无数双眼睛在瞧着。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由于大家都没听过她抚琴弹奏,如果这次露面弹琴出了丑,大家就会认为她配不上这个称号,从而会成为满城的笑话。
温嫣儿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太后得逞,她听说张珊珊,不仅古筝弹的好,琵琶也拨的妙。
于是在张贵人上台之际拦住了她:“张贵人的琴艺出神入化,可若是只弹古筝,即使再好听,也是会厌倦的。不如用琵琶拨一曲《浔阳曲》如何?”
张贵人不知所措地望向太后。
“可哀家认为还是让大家亲眼一睹“京城第一琴艺”的风采吧?不如这样,让张贵人自己决定。”太后面不改色,丝毫不慌张。
温嫣儿急得扯了扯张珊珊的衣角,她马上心领神会,说自己想试拨琵琶。太后笑而不语。
温嫣儿心中升起疑惑,不理解太后为何丝毫不慌,不禁有点担心。
果然和她设想的一样,琵琶上也被人动了手脚,琵琶的粗细改变了——上细下粗,音色就变了,而且极容易拨断。
声音一起,时而低沉,时而高昂,还发出一种像闷闷古雷的噪声,最后“崩”的一下断开了。
现场的气氛瞬间低到极点,有人紧皱着眉,有人窃窃私语,有人脸上露出讥讽和不屑的笑容。
张珊珊满面尴尬,心跳加快,手无处安放,颤抖的站起了身,刚想表达自己的歉意,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句嘲讽截住了:“就这?还京城第一琴艺……”
温嫣儿都要吐了,心里暗暗吐槽:什么鬼?这下误会大了!不会以为是我让她会出丑的吧?其他人会怎么想我?这个太后也太阴险狡诈了!兵来将挡挡不住,水来土掩掩不了,呜呜这下真的完蛋了……
张珊珊拽着衣角,眼中的泪珠在打转。
温嫣儿无奈……
慈宁宫传出一声怒吼……
“温嫣儿!你可知错!”太后怒瞪着双眼,气冲冲地拍着桌子,仿佛整个天地都要为之震动。
温嫣儿害怕的咽了咽,有些忐忑不安的望着太后:“妾身不知何罪之有。”
“何罪之有?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让满京城的笑话张珊珊的好机会!你呢?你又做了什么?幸好做了两手准备。”
太后像一头惹恼了的狮子咆哮不止,头上的金银珍宝也被震得颤抖着。
“妾身,妾身无法昧着良心去……”温嫣儿抖擞着,紧张的手心都捏出了冷汗。
太后娘娘平静了下来,轻蔑的看着温嫣儿,“来人!以嫣妃以下犯上之名,杖责二十,降为贵人,即刻处置!”
身边的侍卫和奴婢不敢有一丝怠慢,立即押住了温嫣儿,搬来了灰棕色的木板,上面还零零散散落下的一些血斑。
温嫣儿全身发抖,因为她十分瘦弱,所以从小到大没有受过挨打,更没有如此绝望过。
她的心猛烈的颤抖着,一板,二板……这二十板下去,不是血肉模糊,就是命丧黄泉。她眼神无奈地四处飘散,希望有人能来帮助她。
但所有奴婢都低着头,似乎已经准备好面对血的蔓延和悲惨的喊叫。
温嫣儿都绝望的将要哭出来了,她跪着爬向太后:“太后娘娘,妾身知错了,饶了妾身吧!”
太后冷冷的望着温嫣儿,冷酷无情的说:“废掉几颗棋子,我的棋盘还是能走下去的,若留下了几颗不中用的棋子,谁又能想到会发生什么。呵,动手!”
温嫣儿被拖到木板上,被下人们紧紧的压住,她动弹不得,可她的心却害怕得上蹿下跳。她绝望了,真的绝望了。她脸色变得苍白,颤抖着,痛苦着,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