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七的母亲敏洁70岁,身体不太好,有高血压,腿脚不利索。自从5年前风七的父亲因病去世,她就不太喜欢外出旅游了,只在家养养花,在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散步。风七本想带母亲回黔南看看,也被母亲拒绝了。但她听说风七、文心和敏心想回,就又一次给老同学冯董的母亲吴秀芝打电话。
虽说风七已经35岁,她还是不放心。敏洁总对风七说:“什么时候,你成家了,我就不管了”。为此,她还托老同学给风七找个合适的对象,并买了不少京城的特产,对风七一再叮嘱:“下周去黔南的时候,一定要去省城拜访吴阿姨。还有,一路上要照顾好你小姨和表妹”。
风七一一答应下来,只为让母亲放心。风七心想:母亲这一辈人,经历很多坎坷,同学情谊要比我们这一代深厚。这从上次黔南之行,冯董热情款待和关照他们就能窥见一斑。
下周就要去黔南了,敏心在家里打点行李,女儿文心去工作单位提交了申请,一个月后就可以回去上班,这让敏心十分欣慰。文心终于从过去走出来了。
儿子童聪一直住校,备战高考。文心喜欢她大姨,去风七家住上几天。老公童远上班去了,现在家里格外安静。
敏心从书房隐秘的角落挪出一个上锁的旧木箱,用毛巾擦拭上面的灰尘,那里面装着敏心的过去,她已经好几年没有打开这个小木箱了。童远也从来没有打开过。敏心心想:童远只是儿子的生物遗传学上的父亲,跟自己一直同床异梦,无爱的婚姻,自然不会关注对方。
20年前,与童远结婚不久,敏心就跟父母说起过,老公对她太客气、太冷淡了。而父母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童远是知名大学教授,大有谦谦君子风范,对长辈非常有礼貌。当初敏心35岁,带着幼小的女儿,通过相亲能找到还是单身的童远,那是很有福气了。因此,父母让敏心要学会知足,知足常乐。
敏心回忆着跟老公相处的点点滴滴,竟然记不起让自己心动或感动的片段。在外人面前,童远对自己总是那么体贴入微,这让单位女同事很羡慕她。每一年她生日这一天,童远总会买一大捧娇艳欲滴的黄玫瑰,快递送到敏心单位去,晚上亲自下厨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与敏心一起过。
女同事都说敏心好幸福,这样有品味、专一的男人,打着灯笼都难找。但是敏心并不开心,她在家里阳台上种了很多绣球和三角梅,甚至还有乡野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和太阳花。这与装修欧式的大房子有些不太相配。
起初,敏心是想与老公好好生活,但是她越是想亲近童远,童远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回家。即使有了儿子童聪也是如此。为此,敏心曾经跟踪童远多次,均未发现老公与任何女人有染,他都是忙于搞项目和带博士生、研究生。时间长了,敏心也麻木了,
她心想:这可能就是属于她的生活。于是,就把重心转移到教育子女上,甚至有些严苛。儿子童聪心思单纯,还能适应敏心的教育方式;而文心有逆反心理,一度不回家,只在大姨家待着。
想当初,童远在的每一个夜晚,反而是敏心最寂寞的时候。童远总是在书房看书看得很晚,有时候就在书房的小床上睡着了。即使同床共枕,也是话很少。敏心有时候真想像一个泼妇一样,与老公大吵大闹,彻底发泄一下,但她居然找不到任何吵架的理由。
童远从来不过问敏心的工资,每个月都会拿出足够多的生活费,让敏心打理。他对岳父岳母也很大方,没有亏待过文心,从来不问敏心的过去。
敏心直到后来才明白,为什么老公把她当空气一样看待,为什么与她结婚生子?为什么在人前人后,老公表现得不一样。
敏心把木箱子擦拭干净,又放回原处,她实在没有勇气打开。今晚又是童远和她2人在家,敏心用指甲掐了一下白皙的手背,心想:还好,还能感觉到疼。
晚上10点,童远回家了,身上还带着点酒气。他看了一下客厅沙发上坐着看电视的敏心,对敏心说:“不好意思,今天单位有饭局,回来晚了”。
敏心望着童远,淡淡地说道:“知道了”。说完,去给童远倒杯醒酒茶。童远对敏心说了句:“谢谢”,喝了半盏,就说要去放水洗澡,并让敏心早点去休息,他晚上还要加班审项目总结报告。
敏心没心思看电视,索性回卧室歇着。卫生间里水哗哗作响,童远在沐浴,他今晚喝酒并不多。
50多岁,童远一点也不显老。浴室里,男士洗护不少。敏心一直以为大学教授都这样,要注意个人形象,因此也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