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火堆旁边,气氛沉寂在了极点,竟无人再张口说话。
陈文强是一点也不着急,只要潘忠不带兵把避难之地的粮食一扫而尽,他就不怎么担忧。
尤其是现在,得知这一万大军的真实情况,他就更不着急了。
就算是潘忠走出古马西道,封锁了葫芦腰,没有粮草也坚持不了几天。
而从潘忠的态度中,他大概可以确定,潘忠会先解决粮草的问题,再寻找战机。
“扰民不可能,这个放心,戒令三军,凡有扰民者,老夫必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但是粮草的问题,必须得想办法解决。”
天渐渐大亮。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拉扯,也是终于将一应事宜给商定了下来。
潘忠不出所料,就在张辽的反对下,选择了兵分三路。
一路随着陈府管事方泽前往石羊栖息地。
一路随着熟悉地形的人继续往东走出古马西道,主要为军械和骑兵。
一路则是直接翻过寿麓山山背进入避难之地。
但是。
陈文强也与潘忠约法三章。
兵不扰民,进入避难地的兵马必须从深处穿至出口,沿途不得有任何扰民行为。
资以粮草,潘忠会从避难地拿走一千石粮,且后续粮草供应皆由避难地同筹。
征兵三千,经凉州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使等决议,张辽签字画押,在避难地征兵三千并予以这三千人军户籍。
也就是说,如今避难地与这一万五千兵马休戚与共,粮食共有,有避难地一口喝的就凉州卫一口。
征兵看似是吃亏,实则军户籍也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明代与其他朝代不同,采用屯田制和继承制,一旦成为军户,万世不能改变,子子孙孙皆为军差。
虽说,当兵是一个苦差事,从此之后身不由己。
但就一个永泰千户所,就有三千亩良田!
什么叫屯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