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少傅陈霖昇总觉得官家的荡漾在嘴角的微微笑意,似乎有哪里不对的地方。
“看到这老匹夫一副嚣张欠扁的样子真是让人心里有些不爽。”陈霖昇后知后觉,“我莫不是被这不怀好意的家伙反将一军吧?”
胆敢在心里戏谑称呼官家为“老匹夫”的人可真是不多,甚至说是绝无仅有。陈太傅三子中也就只有陈霖昇这一个落拓不羁的家伙。
陈霖昇汗流浃背,心里想:“这个老匹夫心思缜密,偏偏不安好心,一不小心就落入他的陷阱里。没办法,谁让他是官家呢?”
“老匹夫”正笑意盎然,感受到陈霖昇“幽怨”的小眼神儿,愈发阳光灿烂。
能与陈霖昇“厮混”的官家也是个戏精,心里乐开了花:“哎呀,陈霖昇呀陈霖昇,还记得我昨天说了些什么嘛?你看看你就是太清闲了,清闲的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
“这不落我手里了嘛!”官家开心的小声吐槽,好巧不巧,共拥有十余年在陈太傅手底下“讨生活”的革命情谊,官家说的这句话愣是被陈霖昇看着嘴唇读出来了。
寻常臣子对于官家的心里话即使听见了也多半装作没听见,可这从二品太子少傅陈霖昇是谁?
他可是曾经承包了太子伴读活计,使太子伴读无路可走的人啊!
此事说来话长,和太傅陈琮忠有很大的关系。
陈琮忠正值从一品太子太傅时,本着“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的原则。
不但要求太子伴读同太子一同学习,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太子太傅经常挂在嘴边的,“不进则退!”这种励志词早就被太子太傅用过八百遍了。
其中太子太傅家的大郎本就比官家年长几岁,向来把官家当成自家弟弟,所以或多或少有点“放水”的意思。
太子太傅家二郎随了自己娘,武学方面颇有天赋。因此,太子太傅对于他文学方面也没有要求太高,能识文断字即可。
至于三郎,家中幼子,与官家的情谊可谓是不打不相识。
从小被大哥二哥关爱的三哥,自然也是被“放水”的对象,当年共同学习的时光里,一直和官家暗暗较劲。
两个小孩子相互攀比成绩,反而进步的更快,太子太傅为此深感欣慰。
同时变本加厉,每天换着花样“惩罚”三哥、官家和太子伴读之间的输者,多半被惩罚的是太子伴读,时常听他怨声载道。
也是归功于太子太傅日复一日地磨练,官家虽是少年帝王,但不容外敌小觑。三哥陈霖昇年纪轻轻官至翰林院学士。
年少的习惯导致陈霖昇对官家有点傲气,官家一蹦高,陈霖昇就跳脚,反之亦然。
陈霖昇不快道:“无功不受禄!微臣何德何能做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此言差矣,吾十分信任卿的能力。”官家行至太子少傅身前,“更何况卿本是太子舅父,教导其有何不可呢?还望太子少傅莫要推辞。”
陈霖昇猜不出官家的目的,只好再次谢恩。
随后,官家又道:“太子少傅应如恩师,广泛教学,采取激励措施,使太子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这时太子少傅陈霖昇可算是明白官家的真实意图。
陈家与现太子李君明同辈适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长房大郎陈慕久,一个是二房大郎陈慕永。
因为二郎的儿子先出生,所以得了“永”字,且陈慕永自幼机敏好学,甚得官家赏识。
因此官家准备日后命陈慕永接任从三品太子詹事,陈慕久则有望内定为太子宾客。
至于三房大姐陈芸瑶,因为是女儿身,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陈霖昇心中猜疑:“官家之意莫非是想让宋贵妃所出的二皇子李君潇一同陪读?”
单论宠爱,宋贵妃当之无愧乃是后宫第一人。
每逢外国使臣进贡,官家美其名曰圣人与宋贵妃对半分,但是圣人作为后宫之主,六宫之首,纵是千般不舍,也需要按照品级封赏。
至于宋贵妃,她心情好了,给亲近的嫔妃一些赏赐;心情不好,这些统统纳入她的私库。
若是再让二皇子与太子一同学习,此举于圣人甚是不利!
官家印证了陈霖昇的猜想,不等陈霖昇以于理不合拒绝教导,官家看穿陈霖昇的意图,立刻找到借口。
“太傅年事已高,卿为人子,理应为其分忧,此乃孝。”官家看陈霖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