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将近,到了童先生的教书时间。
他穿着齐整,一双布鞋虽然洗的发白,但在他脚下却不显贫酸。
每天的课程他都会在前一日精心准备,前些日子为了让四个学生认得一些基础字,便将《千字文》翻出来教给他们。
当他走到俞家院子里时,发现多出了十几双眼睛圆溜溜看着他,一动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童春生有些疑惑,但还是镇定的走到前面打算开始教学,他觉得这些学生估计听说他教书的事情,便来凑个热闹罢了,只要不打扰他上课就行,况且他们若是能在他这里学得几个大字,也算是他的功德一件。
结果还不等他坐下,那些孩子突然朝他围拢过来,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稻米,有红薯,有瓜果,都是家中种下的好东西。
“傻子哥哥,我娘说让我带些粮食作为束脩费,你可千万收下!”
说话的是张甜瓜,扎着两个冲天辫子,模样可爱,就是穿的单薄了些,鼻子上挂着鼻涕。
小宝忙拉回甜瓜,在她耳小声说道:“什么傻子哥哥,该叫童先生了,再叫傻子哥哥会被抽起来背书的!”
小甜瓜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巴,眼睛眨巴眨巴,明白自己说错了话,将手中的东西塞到童春生脚下,立马回到了座位上!
刘小全的儿子刘铁柱笑嘻嘻朝童春生鞠躬作揖,说了几句好听的,也将自己的束脩之物送到童春生脚边,其他人有样学样,生怕自己不积极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不一会儿,先生脚下便堆出了一座食物小山!
童春生根本拦不这些孩子,再者他也小小激动了一番,没想到自己教出来的学生现在给他招来了更多的学生,也算是对他一介书生的肯定。
他来到这个村子这么多年,从未想过有一日会当上教书先生,冥冥中成全了爷爷留下的遗愿,不觉中,泪眼潸然,堂下的学生见了也格外不忍心,纷纷安慰他来。
“童先生,你是不是怕人多你教不过来?”
“童先生,我会好好听话的……”
“童先生你在想什么?”
“童先生,你什么时候上课?”
童春生缓过神来,若是他拒绝这些孩子的束脩费,恐怕坏了教书先生的规矩,便只能默认了这群学生,开始上课……
厨房里面是另外一番天地。
为了防止羽毛被风吹跑,俞念采取干烘的方式,就是在地上烧上小火,上面罩着竹罩子,竹罩子上的簸箕摊着湿漉漉的羽毛,烘上两三个时辰,水分就能蒸发得干净。
俞妈想着家里人多,便只做了双层背心,算上小清和孙大娘,恰好能做到每人一件,孙大娘看着俞妈做出的数量,心里不由暖了一阵子,她晓得俞家是真的将她看做一家人了,所以她也不打算在藏着掖着。
“念儿,你过来!”孙大娘在屋里喊了一声俞念。
俞念忙跑着进来,看她手里拿着个包袱,说道:“干奶奶,你怎么了?”
孙大娘打开那个包袱,说到:“我在你家长久住下,想来你们也是愿意当我是一家人的,我呢,看着你马上就要起新房子了,我也想出点力,这里是我老伴儿给我留下的十五两银子,你且拿去……”
俞妈急了,赶紧将银子重新塞进孙大娘的包袱里,放回原来的位置,说道:“大娘,你别这样,跟我们一起住也算是给我们家添福气,你就算不给这个钱,我也认你是一家人!”
俞念连忙附和俞妈道:“就是,不过干奶奶的心意我领了,现在我手里确实差点钱买砖瓦,干奶奶若是把钱白给我,我倒是过意不去,如果干奶奶愿意把钱借给我,我保证来年如数还上,毕竟这房子还是早点定下来为好!”
俞妈看了俞念一眼,心想这让孩子还真是不客气,怎么就突然跟干奶奶要起钱财来了,但是女儿也大了,又有自己的主意,她若是出口阻拦,也不合适,只能在一旁尴尬地看着两人。
孙大娘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她点了一下俞念的小脑瓜,亲昵地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我是看着念儿长大的,你如今长大了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奶奶很高兴,这银子你就赶紧收下,我和你娘还指望在过年前住上新房子呢,你可要加把劲才是!”
俞念笑着点头,俞妈也会了意,十五两银子在手中沉甸甸的,她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银子,现在她不愁家中买地砖锅盖瓦房的事情。
人活一世,总是要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家才会有安全感,更何况俞念所在的这个家里基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