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前几日,郑氏突然又出了幺蛾子说是高僧说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怕是保不住。
可想而知,李家顿时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周老夫人忙又要去寺庙里替郑氏捐香火,点福灯。李恪非也是请了几个大夫过来替郑氏保胎。这些折腾昙华看在眼底,并不去理会。倒是觉得有如看戏一般。不过谁知道看戏看得正过瘾的时候,冷不丁的郑氏却是一伸手将她也拉了下去。因为郑氏说了,高僧给出了主意,若是要保住孩子,得让府里一个与她命格相冲的人回避,并且清修一段时间,更是要每日抄写一篇经文替她祈福才行。郑氏口中这个和她命格相冲的人并不难猜出是谁。首先肯定不是朝华就是了,就算朝华真和郑氏命格相冲,郑氏也舍不得让朝华去清修抄写佛经。而后,周老夫人和李恪非肯定也是直接排除了。而勤哥儿和杨氏的女儿还太小,自然也是排除。最后就剩下了杨氏和昙华。昙华仔细想了一回,觉得郑氏口中的人,多半是她。因为杨氏最近对郑氏可没有半点威胁了。杨氏自从生了女儿之后,就彻底没了气势。结果最后果然印证了昙华的猜测,还真是她没错。听到琴鹤过的这话,倒是竟然还真有人信了。那明儿郑氏若是流产了,是不是也该说是她克的?她若是真有那么厉害,怎么郑氏之前竟是半点事儿也没有呢?她倒是宁愿自己能将郑氏克住,哪怕是克死了都没关系。为了这个背上命硬的名头嫁不出去,也没关系。只可惜,郑氏目前活得好好的。周老夫人的意思是,让她去山上一座寺庙里带发修行一段时间,最好是等到郑氏生产之后。如果真的按照周老夫人的意思,这么一来一去的,至少有一年的功夫,昙华得在寺庙里过清苦的日子。昙华虽然并不觉得寺庙里清苦,可是她却是并不愿意为了郑氏去。她怕自己在佛前祈祷的,不是郑氏平安生产,而是郑氏一名呜呼所以昙华并不打算去,也不愿意去。前脚打发了琴鹤离开,后脚昙华就让人送信给了魏显。之前是内宅之事,魏显又是男人,自然也不好过什么。可是这件事情却是不同,要知道,一般被送去寺庙的人都是什么人?要不就是犯了大错,要不就是寡妇。说是祈福,可是大家说起这件事情来,都会心照不宣的想到别处去。那么从此以后,她也就算是彻底的出名了。之前毕竟只是留言,她行得正坐得端,自然也就不怕了。可是郑氏这个时候来了这么一招,却是大有要将那些留言坐实了的意思。这样一来,以后她怕是真的是嫁不出去了。而一般嫁不出去的老闺女,最后要么是勉强嫁给不合适的人,远走天涯再不回来。要么干脆在尼姑庵里了此残生。而这两条路,无一不是凄惨的。郑氏看样子是想将昙华彻底的推下悬崖,最好是让昙华永世不得翻昙华自然是不会让郑氏得逞。不过,魏显纵然过来,也不代表事情就能全成了,她还得自己做做准备才行。郑氏不是将如意算盘打得极响么?那么她索性来一回顺水推舟。好好的让郑氏明白,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一次,昙华下定决心,要让郑氏好好尝一尝痛楚的滋味。其实她那个时候在景王府和朱弦说干脆以后不要出来的违心话,而是她心底是真的有这样一个想法的。她和朱弦,不来往了其实才是最好的。她不是天真的小姑娘,她清楚的明白大家族里的做事风格,和一贯的规矩。所以,她很清楚的明白,她和朱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身份差距太大了。只这一点,如隔天渊。她想,不来往,不见面,自然也就慢慢的淡忘了。纵然一时难受,可是总也会过去。她仍会按照最开始想的那样,过平静幸福的日子。她也觉得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她也真的就那么做了。话一出口,她自己心里很疼,不过却也有一股子松快在里头。其实有的时候,最后难受的往往不是决断的时候,而是在选择和犹豫的时候。明明知道该那样做,可是却一直不敢做。等到真正的选了,做了决断了,反而会轻快许多。因为有了目标,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只是结果最后朱弦说了那一番话之后,她却是又败下阵来。有时候仔细想想,朱弦还真像是她的魔障,遇到了朱弦,她总是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也没法子按照原本的想法去做。总是被扰乱了心中所想,被他牵着鼻子走。其实,后头出了朱家的大门之后,她就后悔了。后悔自己没坚持,竟然动摇了。只是她后来想着她纵然不克制不淡忘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让朱弦娶她不成?自然是不可能的。她没那么分不清轻重,也没那么任性,更没那么厚颜无耻。她和朱弦之间,不管如何都是不可能的。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