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是庄妃宫里传出来的消息。”
陶君兰眉头皱得更紧了:既然是顾惜宫里传出来的,那么至少有六七成可能是真的,皇帝是真这么承诺了,或者是动了这个心思。
当然,皇帝要升顾惜的位份,其实和她也没多大的关系。不过想起顾惜的那些手段,陶君兰却是觉得这事儿不能任由这么发展下去了顾惜位份越高,就越容易捣鼓出事情来。至少光凭她想压制顾惜,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必太着急,一时半会的我估摸着也成不了。且不说皇后那头同意不同意,只说外头群臣只怕就不会同意。这一场官司,且有得打呢。”英妃笑了笑,故意说这样的话宽慰陶君兰。末了又道:“说这些事情原本不过是想打发无聊时间罢了,你若是还在意担忧发愁起来,那可是我的罪过了。我以后可不敢再和你说话了。”
英妃这话一出,陶君兰登时就被逗笑了。不过她却也不得不承认,英妃这话的确是很对的。当即她心头也是豁达起来,笑道:“也是我的不是,天生就是个多思的。罢了,如今咱们也不说这个了,说说别的有趣的事情罢。”;
第一卷 第672章 荒唐
皇帝是真想升顾惜的分位。
就在中秋过去了数十日之后,这个事情突然被皇帝提了出来。
而且,要升级的,还不是贵妃,而是皇贵妃。
陶君兰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喝药,闻言愣了一下,一大口药含在嘴里竟是忘了咽下去,半晌等到嘴里苦得受不住了,这才急忙吞咽。
只是那药味却是停留在嘴里久久不散,苦过之后,还泛着一股子酸味。两者相加说不出的叫人难以接受,陶君兰甚至觉得整个人都有点儿微微泛了恶心。
她忙捻起一颗腌梅子放进口中,用腌梅子的酸味和甜味来压下嘴里那股怪味。等到嘴里好受多了,她这才看向红螺:“这件事情是真的?”
红螺点点头:“自然是真的,宫中都传遍了。哪里能作假?听说为了这个事儿,太后都动了怒。”
陶君兰登时皱了眉头:“太后怎么还生气了?”太后如今并不过问宫中的事情,也鲜少再为什么事情生气,所以听见这话,她自然是惊讶无比。于此同时,她担心的还有太后的身体。
太后的身子很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才刚入秋,太后那儿却是已经翻出了夹棉的坎肩披上了,如此畏寒便是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太后的身子,的确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这个时候,太后还生气,这不是明白的不妥当?
红螺嗫嚅了一下,这才低声道:“还不是皇上?皇上要封皇贵妃,还想请太后亲自下旨”
陶君兰更是纳闷;“若仅仅是如此,太后断然不会生气才是。”不过是道旨意,也无甚要紧的。就算太后心里不痛快,必然也不至于表现出来。虽说太后如今不喜顾惜了,可是对于顾家,太后却始终还是给顾家留着脸面的。
顾惜如今,也是顾家的脸面。
“皇上想将太子记在庄妃娘娘名下。”红螺这才说了实话,又小心翼翼的看着陶君兰,唯恐陶君兰因为这事儿也是怄气。
陶君兰惊得几乎瞪大了眼睛,好半晌都没回过神来。半晌才有气无力的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来,不过怎么看却都是怎么嘲讽。
她没想到皇帝居然会生出这样的心思来更不想去想,这到底是皇帝突发奇想,还是顾惜在旁边煽风点火,又或者是其他人在皇帝耳边上吹了什么风。
这件事情简直是荒谬至极。李邺若还是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那自然也就不必说了,或者李邺还是个默默无闻的皇子,那也说得过去。可是现在李邺的身份是什么?是太子!纵然要记在旁人名下,那也该是记在皇后名下!那好歹还占着一个名正言顺!
可是记在顾惜名下,凭什么?就凭顾惜受宠?别忘了,九皇子已经让顾惜养着了;。顾惜还有什么可不知足的?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顾惜显然都是不应该再和李邺扯上瓜葛的。更别说,他们本身还是表兄妹,李邺的生母顾贵妃是顾惜的亲姑姑。而且,顾惜还险些成了李邺的女人。
若真将李邺记在了顾惜的名下,那顾贵妃又该怎么办?以后李邺登基的时候又该怎么办?难道还真的封顾惜为太后?
若真是这样,她倒是宁愿选皇后了。至少,面对皇后她还自在些,不会觉得别扭,更不担心这个太后活得比自己还长。可面对顾惜就不同了若顾惜真成了太后,那她必然是有史以来最不孝的皇后,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