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边境插队手记 > 分章完结5

分章完结5

堂拉煤。gugeyuedu.com

我糊里糊涂地去食堂带上两只馒头,拿了铁锹,跳上拖拉机后厢,去二十里外的煤矿。

这是辆链轨拖拉机,拉着能装大约四吨煤的车厢,比人走也快不了多少,我们在左右摇晃颠簸的车上半睡半醒。

昨天晚上,知青点选好了班子。

老知青和新知青在一起混了几个月,彼此都基本有了了解。因此插队干部决定选举知青点班子。

选举由插队干部老孙、老邵和贫协主任刘承新组成的“再教育小组”主持。

知青在食堂里挤得满满的,有的嘻嘻哈哈,有的闷头瞌睡,因为选举的结果大家都能猜出来。

提名7个人组成班子后,“再教育小组”又当场从中宣布一正两副。

组长是老知青施卫疆,副组长是插队干部儿子邵子昂和我。

选举结束,知青一哄而散。

吴茂财、汪永德在散去的人群中大声嚷嚷:让他们好好地干,不准和我们过不去,谁和我们过不去,就对他不客气!

这两个人,长得就很怪也很凶。平时有人开他们玩笑:“如果你们半夜到北树林一站,谁还敢不乖乖地留下买路钱?”

想到这里,我笑了,看着车后微微发白的天。

云龙见我笑,以为四周有什么好看的,问我:“你看到什么了?”

我说:“看到绿林好汉,要我们留下买路线!”

“不要吓人。”云龙探头向前方看。

一条弯曲的土路,在濛濛亮中穿过了一望无际的田野。

云龙骂了一句:“妈的,我们有铁镐,不要讲绿林好汉,连鬼来了也不怕!”说罢,又一头倒下去,睡了。

爱辉古城一面临江,三面环山,方圆十八里是一个小平原。在小兴安岭的北面形成了一个特别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古城为轴心,向北十八里有卡仑山,向南十八里是富拉尔基山,向西十八里是群山连绵的西岗子,那里有大面积的深井煤矿和露天煤矿。

拖拉机大约开了两个小时,翻过一座山,我们进了一个露天煤矿。

所谓露天煤矿,是指几十公分的土皮下,就是煤层。

拖拉机弯进一条道,我们来到煤山中。

这是一处已经被很多人开采过的煤山,有一条延伸到煤山中心的道路,这路本身就是煤,路两边是笔直的煤壁。

我用铁镐向煤壁上一刨,整块的煤就从上面猛地砸了下来,掀起一阵煤灰,把我们的脸、手、衣裤全染黑了。

在露天煤矿挖煤有点危险。煤壁太高,我们在下面刨煤,把下面挖空了,上面就“哗”地塌下一大片煤层,有时镐把都被塌下的煤块打落埋了起来。幸好大家躲得快,不然,人也要埋在煤堆里。

我们把这些塌下来的煤块装上车,小心翼翼地开车出煤山,直到看见前边出现了麦田,才觉得是从黑色的地狱,回到了五彩的人间。

已经中午,背后火辣辣的太阳把整个煤山照得热气腾腾。

来时还干干净净的我们,此时除了眼睛和牙齿,其它都是黑黑的。

云龙说:“现在假如我们往树林里一站,倒真的成了绿林好汉了。”

15、车陷塔头甸 [本章字数:1377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21 08:40:57.0]

15、车陷塔头甸

知青点班子成立后,大家呼声最高的,就是搞好生活。

做食堂的昊宇说:“已经好几天了,生火的柴禾都没有,我们只好偷隔壁小旅馆的栅栏生火,再不行,可要拆房子了!”

镇上唯一的小旅馆原先有一排木栅栏与我们住的清真寺隔开着。这几天,木栅栏已经全填到知青食堂的灶底了,为此公社来交涉过几次。插队干部和队里一说,就派我领着几个知青,往西边的山里又是拉煤,又是砍柴,要不这帮小子真不知又会去拆哪里的木板了。

拉完煤,我们又去给知青点砍柴。

队长怕我们砍不来柴,也跟我们一起上山。

坐拖拉机到离爱辉二十多里地的西山,蜿蜒的小路两旁树木成林,还有漫山遍野的花,白的、黄的、蓝的、红的。

一路上车颠得厉害,我真想下去走。可是,在这密密的山林里,真有让人麻达(日语迷路的意思,东北的外来方言)的危险。

没办法,只好坐在车上让车去颠。

终于,前面没有路了。队长孙洪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