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宁行川最为崇拜他这个三舅,他什么样子都跟着学,不过汪行之穿的是短打,宁行川却还穿的是儒生的长袍,不一会就弄得袖子和领口全都是油,连带着又蹭到了别的菜上,宁嘉年当时就皱着眉放下了筷子,脸色沉的发黑。
宁瑶锦进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兴高采烈的三舅和一脸厌恶的父亲,两个人一动一静的样子真是跟前世一模一样呢。
甜甜的叫了声:“爹娘,三舅。”
汪氏连忙牵着她的手拉到自己身边来,问道:“你怎么去了这么久?厨房那边准备好了吗?”
宁瑶锦点点头:“应该差不多了吧,应该一会就会送来了。”她看了看桌子上已经被撕的惨不忍睹的狍子腿,哭丧着问道:“三舅,你都不给锦儿留一点嘛?”
汪行之最疼爱这个小外甥女了,哪里会没有留?
他嘿嘿咧嘴一笑,推开门出去,不一会就拿了个新的狍子腿回来:“三舅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啊!专门给你留了一个呢!就看你的小肚子吃不吃得下!”
狍子腿原本就带着野味的鲜美,三舅又从北漠带来了那边的调料,着实是在昭阳镇吃不到的风味,宁瑶锦也不忍着,用小刀片削了几片下来放在碟子里,慢慢的吃着。
宁嘉年这是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微微饮了一口梅花醉,说道:“这样才像话些。”
汪行之也看不太起他这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妹夫,原本他在北漠给妹妹物色了一个身材魁梧老实忠厚的将领,最重要的是那个将领从小就是跟着汪家三兄弟一起长大,情谊甚笃,而且从小就喜欢自己的妹妹汪妍之,只是木愣愣的不会表白,活生生的耽误了。
那个将领姓郑,名安辉,父辈就跟着汪镇北镇守北疆,可是最后他父亲为了保护汪镇北而战死,他从小就被汪镇北收养了,当时几乎所有人对郑安辉和汪妍之这一对都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也算有些情谊的,就连汪镇北都明里暗里的把郑安辉当做自己的女婿一样器重。
可是就在这个档口,皇上一纸令下,把汪妍之嫁给了新科状元宁嘉年。
说出去听起来很风光,宁嘉年少年得志,是当今的状元郎,又得到皇上的器重,钦点为太子太傅,汪妍之一嫁过去就是状元夫人,风光无限。
可是熟悉内里的人都知道,宁嘉年当初得到这个状元,是有些猫腻在里头的。当今皇上猜疑心中,当场的殿试考生有不少都是朝廷中肱骨大臣的儿子或者侄儿,皇上本就有意打压这些重臣和老臣,怎么可能再让他们的儿子身居高位?
如此一来,商贾出身的宁嘉年就在合适不过了,而且这个人很识时务,他清楚自己的优势,一到京城几乎就立刻去了太子府上拜见,这已经是明着站定了太子一派,作为皇上,他必须为太子铺平以后的道路,宁嘉年没有背景,拿捏的容易,实在是个好人选。
更重要的是,他在殿试的当场,亲自向皇上请求赐婚,说他对明阳郡主一见倾心,希望能够长相厮守。
那时候的汪妍之才刚及笄,被皇太后接到了身边小住,名为小住,实为人质。那段时间北疆的胡族十分活跃,汪家军在前线厮杀需要大量的军粮和军饷,皇上只能统统送了过去,可是又怕汪家军一个不查直接打到京城来,干脆以皇太后的名义把他的女儿接近了宫。
宁嘉年见没见过明阳郡主不要紧,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明阳郡主也不要紧,要紧的是,皇上需要一个商贾出身的人,来打压汪氏。
士农工商,大胤重农抑商的厉害,即使是当今的状元爷,也是商贾出身,这是对汪家最好的报复。
就这样,汪妍之进了宁家的门,没过两年,在生下了宁瑶锦的第二个月,宁嘉年就启程去了京城翰林院任职,十几年来很少回昭阳镇,而汪氏上头有婆母,只能留在宁家的老宅子里拉扯着两个孩子,过得活像守寡。
汪行之越想越觉得愤愤不平,当即就顶了回去:“妹夫这话是说我这样不像话?”
宁嘉年冷冷的看着他:“汪将军难道觉得自己的吃相很文雅?”
好一个汪将军,连一句三哥都不叫了。
汪行之当即拍了桌子站起来:“在我们北漠,老子这种吃饭算是很文雅的了。”
“可是汪将军现在是在我宁家。”宁嘉年顶了一句,干脆扔了筷子,不咸不淡的对汪氏说:“你们吃吧,我吃不下,去书房了。”
汪行之还欲再跟他理论一番,却被汪氏好说歹说的给劝下来了:“三哥你跟他计较什么?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