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失传的古籍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就对延年益寿十分有研究了,长寿之心,可谓人人有之。
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据说早就失传不可得了。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歧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筋脉,除去病根。经过这番手术以后,病人的精神和形体很快就能恢复正常。所以,那时人们称赞俞跗的医术是出丧的灵车能返回,要埋的死人能复活。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
所以世人认为《黄帝外经》就在这场火劫中彻底消失,不复存在,但民间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黄帝外经》被陪葬于古墓之中,多年来沉睡于地底!
我的双眼陡亮,封家要找的是《黄帝外经》,这一部失传已久的医书,当我讲出答案时,封爷雀跃不已,连声说自已没有找错人,刚才黯然的神色荡然无存,他抓起我的手说道:“青虎会一向给人择穴做二次葬为生,这一次,我请你们帮忙。”
哈哈哈,我我不禁笑了,不是《青囊书》还是《黄帝外经》都是传说中早就被火焚的奇书,还能找到吗?这一单,青虎会接不了!
七姐看了我一眼,也是摇头,封爷刚才才打起精神,现在又颓靡了,那老三眉头皱起,气冲冲地说道:“封爷,我们非要求这小子吗?他算老几,值得您老屈尊?”
我能理解老三的态度,人都有自尊心,封爷放下身段找我商量这事,我二话不说摇头,无异于按着他们的自尊心在地上磨擦,老三已经暴怒,看他脑门的青筋都跳出来了,我知道自已又被视为对头,不识好歹的小子。
“封老,这两本古籍只在传说中出现,是否流传还是个谜,再换言之,从古至今这么多盗墓门派,如果有人存心要找这两本可能存在的古籍,还能等到现在吗?再说,现在一点头绪也没有,要去哪里找?它们如果真的被陪葬,给谁陪葬?葬在哪里?全无线索!”
我毫不客气地说道:“这就像在海里捞针,时间拖得越久,封平的情况越严重,他能等得及吗?与其去找两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另择他法。”
我一件件、一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是我们不帮忙,而是漫无目的,无从下手,我们能赚办得到的钱,这种办不到的事,给多少钱,也没这个福份。
“看病就医,病是怎么来的,就要怎么医,您去找蛊医,我以为是中蛊,看来不是,不然也不会放着那位阿婆离开,因为您清楚她救不了您的儿子,说是找医是假的,目的还是崖棺,想找古籍。”我叹息着说道:“封老,本末倒置不得了。”
那老三听我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一个箭步迈过来,狠狠地揪住我的衣领子:“臭小子,别以为你身手好,我就拿你没办法,你怎么能懂一位父亲的心?”
我怎么不懂?我的爷爷何尝不是为了我甘愿使用禁术,让自已饱受十八年折磨!亲情的牵绊有多深,我怎么不知道?我知道有债要还,但一直想活着,就是舍不得爷爷,舍不得他为我所做的一切,爷爷说我的命不是自已选的,是他造就了一切,可我愿意受着。
直到现在,师姐还是想找回老祖宗的遗骸,也是因为家族的牵绊!我内心也有个想法,如果我可以安然度过自已的劫数,我也要找回老祖宗杨九鼎的遗骸,落叶归根!
“可以别想他法,我当初撞煞五感全无,本来必死无疑的,是一位赤脚大夫给我施了鬼门十三针,把我从鬼门关里救了回来,据史书记载,鬼门十三针在古代由张天师所创,祛病除邪,愈后永不复发,鬼门十三针打通心经,心主神志!”
我一说完,老三松手了,狐疑地看着封爷:“封爷,这小子也知道鬼门十三针。”
“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