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3章 抱尸入棺
这些全是上好的金丝楠木棺,想到这里,我想到之前废村的阴沉木,那些木头根为罕见,因为罕见,不能一人一幅棺,才打造成一大幅棺材,如今三家的亲人各自归乡安葬,那些木头也被白楚城起开,暂时保管起来。
我眼前的这些金丝楠木棺虽然比不阴沉棺那么珍稀,也是上等的木才了,李哥身为八仙抬过无数棺材,此时也赞叹道:“杨爷,这做工真是绝了。”
“这是我们老杨家多少代的棺材本,不枉他们从千里之外回来。”爷爷的眼神有些凄迷:“小李,我们杨家这些人一直流落在外,今天才有我们杨家真正的祖坟了。”
我知道爷爷此时无限感慨,《礼记》中说死三日而后殓,其实早在人没有去世以前,就要准备棺材了,人未死前制作的棺才称为寿材,又称百岁坊,亡人停尸后,开始筹集木料,请木匠打制,因时间紧,需快速完成,犹如走马,称走马材。
因寿木质量不同,制作的棺材也有区别,一是用四块薄板安钉而成,简易如匣,称薄皮材。二是一二三,即盖板厚三寸,底板厚一寸,两墙板厚二寸,此棺为一般百姓家所用。三是四五六,即盖板厚六寸,底板厚四寸,两墙板厚五寸。四是天地同,即盖底厚度相同,一般皆超过六寸以上,两墙板较厚,底稍薄。五是有撑棺,即棺外有套棺,古时,有木椁、石椁、砖椁等。验有小殓、大殓之分。
爷爷亲手订制的这七幅棺材,用的是天地同,即盖底厚度一样,不过没有套棺,爷爷叹秘着说自已已经在准备第八具棺材了,那是他替自已准备的,在镇上的老胡店里,已经要完工了,我听爷爷这么说,心里格外不舒服,正要说话,他摆摆手说道:“行了,办正事要紧。准备入敛吧。”
入敛也就是将死者的遗体放进棺材里,某些地方又称为入木,入棺,古时称为大敛,入敛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有些地方三天、五天或七天,有些地方则在出殡的前一天上午入敛,像我们这样要在晚上入敛的,只能说是情况特殊,随心所欲了。
一般来说入敛的时候要由子孙抱尸入棺,由其子抱头,再来人抬身体,脚先头后,这样才出屋,在屋外要用毯子遮阳或是直接打伞,俗任免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脚先进,然后平放进棺内,原本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候要解掉。
把尸体放进棺材里后,各地的风俗又有不同,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放鞭子,左手放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有些地方在死者绝气后要用白布束身,入殓后把白布取出,分给儿孙束腰,名为留后代。还有些地方,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这些都算是比较特别的地方风俗,更多的地方会在死者口中放一把白米,左右手上放有铜钱,古代的时候还会放玉器,意为下了黄泉不会饿肚子,身上还有买路钱,顺顺利利。
爷爷准备的是白米和铜钱,他说我也是杨家的长孙了,抱老祖宗们的大任应该由我来,我点点头,依次将七位长辈的尸身放进棺材里,嘴含米,手握铜钱,做完这一切后,爷爷的眼睛里满是欣慰之色,突然叹息道:“可惜,几位老祖宗生前用过的物件都遗失了。”
我知道给亡人铺盖停当后,棺内还要放一些他们生前的生活用吕,但不能放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除了再撒一些五谷、纸钱外,还要在棺内放置一些驴蹄甲片和生铁片。生铁片最好是用犁铧碎片,取入土开路之意。
人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我们现在是将入敛和盖棺的时间集中在了一起,爷爷和我一起来到父亲的棺边,看着父亲的容颜,父亲已经是老泪纵横:“儿啊,你放心,等先安顿好了你们,我就把你媳妇接过来,你们夫妻合葬,这么多年了,你们都不容易。”
爷爷又将我拉过来,指着我说道:“你看看吧,这孩子我逆天也保下来了,现在十八了,成人了,也是一名地师,儿呀,我们老杨家的血脉又多活了十八年。”
这话引得我鼻子很酸,不知道说什么来接爷爷的话,突然,爷爷又说道:“你放心,杨不易这小子肯定给我们杨家多添香火,到时候人丁兴旺,儿啊,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