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家来了!
今天埋的是老白家的儿子、儿媳妇和四岁的孙子!一家三口全死在翻车事故里!老白头今天哭得晕了几回,我才亲自护棺直到下葬,又陪着他喝了好几盅才回来。
听到有孩子,爷爷的脸色苍白了几分,我十六岁出山后,爷爷就呆在家里鲜少出门。
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丧事都由我出马,或许是年纪大了,爷爷也不爱听村子里七七八八的闲话和小道消息,更不喜欢胡乱猜测。
“穴被拱了,尸骨还在吗?”爷爷的语气变得焦灼起来。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两年来爷爷一直淡然处之,今天格外地在意,刚才更有一抹不易察觉的担忧从眼底滑过。
“都在,老白头已经过去了,哭着让您老过去一趟。”
听了李哥的话,我有些悻悻然,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关键时刻还得爷爷出马。我出山两年,遇上大事大家伙还是希望爷爷出手。
我们仨到达下葬地的时候,夜色更深沉了,一路上我都在想,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谁能干出这种败阴德的事?
再说老白头为人和善,平时都不和人吵嘴,这次又是断子绝孙的伤心事,还有谁会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穴我是点的,还没走到就听到一阵悲恸的嚎哭声!
人间三悲是为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老白头正在坟头烧火纸,离得老远就看到火光点点,走近了一看,老白头手里拎着一把劈柴的斧头,迎着火光泛着冰冷的光。
他没哭没叫,双眼通红,要是找到挖坟的人,左手扒拉着火纸,右手提着斧头!
白天堆砌好的坟头被挖开一个诺大的口子,正好供钻进去一个成年人,爷爷抬手,李哥的手电就照进了穴里,老白头提着斧头默默靠后。
这一刻,现在的氛围诡异到了极点,没有人说一句话,只有窸窸窣窣的响动。
葬经里有说,葬者乘生气也,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无异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父母骸骨,为子孙资本,子孙形体,父母之枝,一气相应,由本而大致也。
总结来说就是择穴看的是气,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方位,也就是葬经中所说的六虚,六虚实则指上、下、东、南、西、北六个位置,又称六位。
只要让这股无极之气贯通墓穴汇集处,后人才能鸿运压身!
而气流于天地之间,所谓一元之气!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按理说老白家寻了一处吉穴用处也不大,他就这么一个独生子,但老白头坚持要选择个好穴,说是心里有个好慰藉。
“不对。”
我正想得入迷,爷爷骂了一声后推我一把,没等回神,我就跌进了挖空的洞里!
这就是亲爷爷,他老人家就我这么个孙子,还是费了那么大劲保住的,唉,我长叹一声,接过手电筒往里面钻。
我打小就个子纤长,长是指高,纤是指瘦!
我这样的身材最适合钻进去一探究竟,虽然坟已经被人挖开了,但不能再补几铲子,这是往老人家心底撒盐。
地底的湿气和棺木的清香同时涌进我的口鼻。潮湿是有气味的,淡淡的霉味,夹杂着湿润的触感,棺材盖钉得紧紧的,用了七根钉。
往里面打探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碰上棺材,棺盖钉得紧,又沉,以我的重量撞上去,棺木还是纹丝不动,看到那棺钉,我心底打起了小鼓。
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这个墓穴比一般的穴要大得多,是大棺套小棺,夫妻俩合葬,外带一个小孩子的棺材。
子孙钉对老白家来说已成为摆设,子孙兴旺发达化为泡影。
呼!
我的耳朵猛然竖起,有风!
有风的地方就是生气所在之地,而要有生气流运,必须有口子,除了刚才进来的口子,里面还有一个才对,我的听觉从小就敏锐,绝不会出错。
“小子,里面什么情况?”
爷爷浑浊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急切。
“里头还有个洞。”我一边说一边扒开了那个洞,大半个身子探进去,让拿着手电筒的手臂尽可能地往里面探,这样才能照到里面的光景。